粗養(yǎng)與不負責任的界線在哪?這是我一直頭疼的問題。
都說孩子粗養(yǎng)點好,越粗養(yǎng)的孩子越好帶。但又總怕哪次大意會讓小問題變成大問題而后悔一輩子。
記得我小時候摔交腿骨折過,當時帶去看醫(yī)生,醫(yī)生說沒事沒事,不用理,小孩子的骨頭很容易長回來的。最多就是兩腿一長一短。爸爸大怒:什么叫最多一長一短?那就是一輩子的事了。最終爸爸采用了最麻煩的辦法重接綁繃帶。現在每提起這事我還是很感謝父親當時對這事的謹慎態(tài)度。
小姑子的孩子前些時候手也骨折,醫(yī)生也是這樣告訴她的。她采用的是不理讓孩子自己長好。她也知道最多就一長一短。結果孩子也是自己長好了,正常。她的意思是孩子粗養(yǎng)點好。
生活中還有好多這樣的例子,我一直疑惑,界線在哪?只在于有事還是沒事。比方說小姑子那孩子手最終正常,那粗養(yǎng)點好;要是孩子的手確實一長一短,那就是家長不負責任?
--------------------------------------------------------------------------------
作者:萱寶寶媽咪
很多時候,很多東西,是找不到中間值的。
--------------------------------------------------------------------------------
fllgxb_8110:
我的理解是對孩子一點小挫折,一點小毛病不要放在心上,太過自責。一切順其自然的好。
--------------------------------------------------------------------------------
魚骨頭:
在知道很安全、出問題的概率比一般不見得會有多,那就不要過度關心了。
--------------------------------------------------------------------------------
皓皓媽:
應該是沒有界限。
因為沒法分界限。我只是知道按照自己的方法來養(yǎng)育孩子,粗放,也要過得自己這關。細養(yǎng)也要自己掌握。
反正,無論那種方法,好像都沒有定論的。
--------------------------------------------------------------------------------
杏子塢:
我想這種事還是謹慎些好。別的安全情況下,可以不約束,讓孩子自由發(fā)揮。
--------------------------------------------------------------------------------
tjrj1975:
我覺得粗養(yǎng)的問題不是你舉的那些例子,你舉的那些例子我想再對孩子粗養(yǎng)的父母也會謹慎對待。
我理解的粗養(yǎng)就是在衣食上對孩子照顧的不要太過精細,你沒看好多孩子兩歲了還只能吃碎碎的東西,還不會自己吃飯,這都是“精養(yǎng)”的后果。冬天出門給孩子裹得厚厚的,以至于孩子吹點風就得病,這也是“精養(yǎng)”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