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母親年鑒》作者、著名兒童教育專家瑪格麗特·凱莉指出,在當前被動的電視文化中,大人陪孩子一起玩兒變得非常難能可貴。因為玩兒具有極強的示范作用:
大人陪孩子玩兒,促使孩子熱愛生命父母學玩兒一種游戲,即便玩兒得不太高明,也能讓子女理解嘗試新事物是件好事。在玩捉迷藏的過程中,如果父母一頭撞在了樹上,孩子見了便會明白,原來做了傻事沒什么大不了的。父母鼓勵子女嘗試新的玩兒法,有利于培養(yǎng)一些他們終身受用的創(chuàng)新意識,并使孩子熱愛生命。
怎樣陪孩子一起玩兒呢?瑪格麗特·凱莉建議:
玩兒你小時候喜愛的游戲:無論是和子女一起玩兒球、捉迷藏、野餐、放風箏、講故事,還是造紙飛機、烘小甜餅,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子女的生活就會充實、有趣。
簡單郊游。不是只有花費多、行程遠、時間長的旅行,才能讓孩子開心,其實簡單的郊游也很美妙。比如在夏天,晚上與孩子一起外出散步,數(shù)數(shù)星星、唱唱歌,孩子會對此終生難忘。保持天真。在孩子眼中,父母越天真越好。有一年萬圣節(jié),兩個一向斯文、嚴肅的事業(yè)型家長,和他們4歲的女兒在幼兒園一起參加化裝慶祝會,扮成3只小豬,一邊學豬叫,一邊互相追逐,女兒覺得這是她在萬圣節(jié)中得到的最大快樂。
寓教于樂。與孩子一起玩紙牌等游戲,能通過友誼競爭而培養(yǎng)親密感情。有一戶人家,每逢周末晚上就一起玩兒牌和拼字游戲,不僅孩子借機練習了數(shù)學和語言技巧,成年人也能從中得到娛樂和休息。
凱莉認為,陪孩子一起玩兒,就像是“儲蓄”一家人的親密和生氣,讓孩子在歡樂和純真的氛圍中健康成長,這才是送給子女的最好禮物。電視在童年記憶中最易被遺忘
英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最快樂的童年記憶是一些簡單的趣事,比如在戶外建造沙堡、編織花環(huán)、放風箏、在池塘中游泳等戶外活動。與之相比,電視、電腦和其他電子玩具都是童年記憶中最容易被遺忘的東西。
在一項喚起最珍貴記憶的研究調查中,所有參與的女性表示,童年在與朋友和家人進行戶外玩耍時,她們感覺最開心。但沒有一人選擇看電視或玩電子游戲等孤獨的室內活動。
研究人員還對500名母親進行了調查,大多數(shù)人認為,現(xiàn)在許多孩子遺漏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經歷。父母感覺孩子太成熟了,不會從采摘野花、野草或放風箏中獲得樂趣,孩子其實非常喜歡做這些事情。這一發(fā)現(xiàn)表明,現(xiàn)在的孩子可能錯過人生中一些最美好經歷。高科技正在創(chuàng)造孤僻、缺乏鍛煉的一代
延伸閱讀:一組小小親子游戲串串燒
一組小小的親子游戲,讓你與孩子在快樂中共同成長與收獲……
一日之計在于晨
利用晨練時光,充分調動孩子熱情:與不同年齡的小朋友一起鍛煉身體;識別不同類型、不同職業(yè)的人;了解社區(qū)內各種生活設施和服務項目,知道自己什么時候需要這些服務。
全家猜猜猜
媽媽爸爸與孩子坐在一起相互提問題,例如:每天家里起得最早的人是誰?幼兒園里最喜歡小熊泰迪的小朋友是誰?一起猜測家里的親戚、朋友以及孩子的小伙伴、幼兒園老師等,還可以擴展到家里的物品以及社區(qū)的設施,如醫(yī)院、派出所等。
盒子里的秘密
參加人數(shù)4-5人,大家依次把一個小盒子往下傳遞。規(guī)則:音樂停止時,拿著盒子的人才可以拆開盒子看禮物;音樂再起時,拆開的盒子要被蓋好繼續(xù)傳遞。一輪傳遞結束后,遵守規(guī)則的人能夠能得到盒子里的禮物作為獎勵。
結識新朋友
讓孩子說出自己想要交往的對象,和他一起制定暑期交友計劃,比如:一個月內認識幾個朋友,采取什么方式,達到什么目的等等。與孩子一同設計各種漂亮可愛的便條,便條上有問候語、自我介紹、門牌號碼或聯(lián)系電話等等。讓孩子隨身攜帶便條,在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對象時,親手將便條交給他們,當然,選擇對象時要注意安全性,最好將范圍控制在下區(qū)內。
易子而教
為了克服家庭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固有的局限性,有必要擴大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變更活動范圍。假期里:兩個家庭都外出旅游時,相互交換孩子;在隔壁鄰居之間進行短期"易子"活動;有親戚關系的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互換,到自己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中體會不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