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大門的鑰匙。借著輕柔的歌聲,可以傳遞彼此的關愛,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爸媽不經意的哼唱往往是寶寶一生不可磨滅的溫馨記憶。當和寶寶一起歌唱的時候,爸媽要欣賞寶寶的嗓音,把自己的熱情傳給寶寶,共同享受喜歡的歌曲。為了能聽清楚寶寶的唱,爸媽更多時候應是去傾聽寶寶的歌唱,在必要的時候糾正寶寶的音調或者歌詞。你會發(fā)現(xiàn),當寶寶在唱而爸媽傾聽的時候,寶寶會唱得更加來勁兒,而且還可以改善寶寶的嗓音哦。
TIPS:
通過媽媽的哼唱或聽音樂帶,讓寶寶漸漸地感受并熟悉歌曲。
在平時,可以將歌詞作為兒歌,帶領寶寶念讀。
有其他寶寶在的時候,可以試著讓寶寶一起唱,彼此可以互相仿效。
接觸音樂器具
在寶寶接觸正規(guī)樂器的前5年時間里,對他的音樂的培養(yǎng)離不開對非正式樂器的接觸, 通過這些原始的、生活化的音樂器具,累積音樂的經驗來豐富寶寶心靈上的成長。這些器具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發(fā)聲器
發(fā)聲器在生活周圍很容易發(fā)現(xiàn)得到,像鍋碗瓢盆、小石頭、裝著蜜餞的瓶子等等,爸媽通過搖動鑰匙串、用筷子敲擊玻璃杯子等方式,都可以引起寶寶的注意。但發(fā)聲物品的選擇要謹慎小心,避免那些又小又硬的物品,防止被寶寶吞食或割傷。
(2)節(jié)奏樂器
只要是敲打、搖動、拍擊和摩擦產生聲音的樂器都屬于節(jié)奏樂器。像三角鐵、沙球、手搖鈴等節(jié)奏樂器就非常適合寶寶,因為這類樂器通常是被寶寶拿來當玩具玩的,所以特別容易讓寶寶接受。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可以奏出旋律音調的樂器,像鋼琴等。可以讓寶寶認識這些旋律樂器,經常聽這類樂器演奏的曲子,感受這些旋律樂器外形、音色等方面的區(qū)別。
文/陳玉丹
本文由《聰明寶寶》雜志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