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左右寶寶入園
正面效應:
適應速度比較快。因為2歲左右的寶寶主動探索的需求非常大,幼兒園提供的非家庭之外的探索環(huán)境,通常能科學合理地滿足寶寶的探索心。
負面效應:
容易造成寶寶與媽媽的情感疏離。因為2歲左右是母子分離焦慮期。如果親子關系奠定得不好,寶寶會出現(xiàn)非安全依戀行為,影響今后情商發(fā)展。
4歲左右寶寶入園
正面效應:
有渴求同伴的行為出現(xiàn),且主動性增加。
負面效應:
很多事情不受成人意識的控制,很難接受新事物。因為3歲以前是無意識接受心理,是全心理的接受,3歲以后主動性增加,形成了自我封閉的小世界。而且入園晚的寶寶自理能力很弱。
送到小小班的利與弊
今日的幼兒入園由于種種原因漸漸的低齡化,其實幼兒園低齡化利大于弊,同時,這對幼兒園保育員和老師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2至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和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不少幼兒父母擔心,自己平時比較忙,若由祖輩代管,容易因溺愛孫子而寵壞孩子,于是將超低齡幼兒送到了幼兒園。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入托后,可以得到育兒專家的科學教育,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進而養(yǎng)成健康性格。比如,在家里吃飯時孩子到處跑,家長追著喂,這在幼兒園就不會出現(xiàn)。
至于弊端,就是超低齡幼兒多了會影響語言習慣的養(yǎng)成,因為這個年齡段需要成人多和孩子對話交流,在家里可以保證一對一交流,在幼兒園里就成了一對多交流了。所以,超低齡幼兒的入園要視自身情況而定,不可盲目。
如何選擇最佳時機?
一、家長應具備送寶寶上幼兒園的心態(tài)。
當為寶寶選定一家幼兒園,送寶寶上幼兒園時,家長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安排好接送寶寶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安排好自己的業(yè)余生活,不至于不看護寶寶,自己空虛,時不時打電話問寶寶在園情況或者到幼兒園看寶寶。成人的心理沒調節(jié)好,將影響寶寶的入園情緒,也干擾老師的正常教學。
二、你要明白:幼兒園是教育機構,不是看護機構。
幼兒園是教育機構,主要對寶寶起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是2歲以下的寶寶,主要是以看護為主,而幼兒園的教師大多比較年輕,有很多是沒有孩子的,因此看護的經驗不足。有時孩子拉了、尿了、衣襟濕了,老師缺乏看護寶寶的敏感性,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對寶寶的生活照顧難免不夠周全。
三、有些家庭環(huán)境不利寶寶更好地成長。
如果家庭中是隔輩帶寶寶,老人比較嬌慣孩子,不能正確指出寶寶的缺點和不足,將影響寶寶對是非的辨別能力,不利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這時,最好送寶寶到幼兒園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有的家庭是保姆帶寶寶,教育的方法及觀念都比較落后,保姆的文化素質低,這樣會影響寶寶的個性發(fā)展。因此適合早送寶寶去幼兒園。有的家庭是全職媽媽帶寶寶,家庭成員比較簡單,寶寶缺乏必要的交往,比較孤獨,這樣的家庭也適合讓寶寶上幼兒園。
四、寶寶的生理及心理條件都具備。
寶寶到了2歲,開始出現(xiàn)自我意識的萌芽,他開始喜歡社會交往,同時寶寶也能獨立行走、語言能力也有很大提高,能聽明白日常用語。他的控制能力具備,協(xié)調性也非常好。這時送寶寶去幼兒園,不會給幼兒園老師帶來過大的工作壓力,寶寶入園時機比較成熟。因此,當寶寶2歲后,并具備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父母也希望寶寶上幼兒園時,寶寶入園最為合適。
五、氣候上來講春秋入園最合適。
幼兒園通暢在每年9月招新生入園,但也有春季入園和隨時入園的。從氣候來看,春秋兩季的天氣非常好,涼熱適中,寶寶不易生病。寶寶著裝也輕便,穿脫衣服及大小便都相對容易,但有哮喘、過敏等情況的寶寶,最好還是選擇最不易發(fā)病的季節(jié)隨時入園。秋季逐漸轉涼,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寶寶,如果再加上入園焦慮就會更容易感冒,這種情況下,春季入園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