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進入幼兒園,是幼兒在社會化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在這一轉(zhuǎn)折的重要時刻,幼兒園與家長都有責任幫助幼兒順利的度過入園關(guān),使幼兒能愉快的去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為此,作為孩子們的首任教師——我們的父母,該為自己海子入園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們父母在幼兒入園前該做些什么?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我們做父母的卻又添上了新的煩惱,孩子不原上幼兒園怎么辦?孩子到幼兒園不愿自己吃飯怎么辦?不會小便,尿褲了怎么辦?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捆擾著我們這些爸爸、媽媽,我們該怎么辦呢?為了使孩子能較快的適應幼兒園的陌生環(huán)境,家長做好孩子的入園準備是很重要的。如:讓孩子知道自己要進幼兒園學本領(lǐng)了,幼兒園里有老師、小朋友,還有好多玩具,可好玩了等等。幫助幼兒樹立起入園的自豪感。平時,可讓孩子多跟小朋友一起玩,并讓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給小朋友玩,培養(yǎng)他們互相合作的精神,這樣就可減少孩子上幼兒園后與小朋友之間的矛盾,提高適應能力;還有一點,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如小便、吃飯、認識自己的生活用品,如學者穿、脫簡單的衣服,以增強孩子入園后的生活適應能力。同時,父母要注意養(yǎng)成孩子有規(guī)律的起居習慣,如早上早起,(幼兒園8:15關(guān)門)中午按時午睡(12:00)晚上早上床,不宜給幼兒看過多的電視。有規(guī)律的生活使孩子入園后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其次,我們父母在幼兒入園后該做些什么?
不少剛上幼兒園的幼兒常常很不愿易甚至很害怕上幼兒園。往往在開學兩個星期里,經(jīng)常會看到小班的門口哭聲起伏,你哭我哭,你喊媽媽,我喊爺爺。究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幼兒對陌生的環(huán)境感到害怕。孩子一直在家里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對幼兒園的老師不認識,小朋友也不熟悉,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孩子會覺得安全受到威脅,有的孩子表現(xiàn)的很拘謹,有的孩子則大哭大鬧,一定跟著父母要回家,每年開學,這樣的事情時常發(fā)生,少的幼兒哭上兩三天就習慣了,可有的幼兒要哭上兩個星期甚至更多,只是個人的適應能力不同。這時請我們父母千萬不能心軟,一哭就沒方向了,你應該送到老師手里后馬上離開,要相信我們老師的能力,老師會讓孩子平靜下來的。對你的孩子也要有信心,相信他肯定能行。千萬不要舍不得,特別是隔代的爺爺奶奶,被孩子一哭一鬧就依了他不上幼兒園。也有的父母擔心孩子,送完后繞個圈來到操場上,偷偷躲在窗子旁,看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哭。你到?jīng)]發(fā)現(xiàn),可你的孩子卻發(fā)現(xiàn)了你,一下子又哭起來了。這時原本安靜的教室又沸騰起來了,你哭我哭大家哭,這給教師又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所以希望我們父母在開兩三個星期里配合好老師,并且盡量做到堅持讓孩子每天按時來幼兒園,千萬不要來一休二、三天,(排除身體不舒服)這樣對孩子是很不好的。
其次,生活規(guī)律的改變也是孩子不愿上幼兒園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