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跳舞都是治療
說話用詞格外小心
上午10點鐘,精神病患兒的森田治療開始了,這是一種有效實用的心理療法。毛毛帶領著15個患兒學習唱手語歌《和你一樣》。由于精神上的障礙問 題,這里的患兒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遠比正常的孩子差。握拳、揮手、拍肩……簡單的幾個動作,毛毛重復了五六次,依舊有孩子學不會。毛毛不厭其煩地一次次 重復示范。突然間,一個大個子男孩奇奇猛然站起身來,打斷毛毛,沖她大聲吼道:“我學不會,我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笨了!”說完,扭頭就走出了教室。這樣的情況 對于毛毛來說并不意外,“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自己也常常忘了歌詞和動作。”毛毛用這樣的語言安慰和鼓勵這個孩子,對待這里的患兒,每一句話的用詞都需要 格外留心,用“理解”而不是“同情”,是這里的每一個醫(yī)護人員都要遵守的規(guī)則。
下午1點半,兒科病房的探視活動開始了。提著大包小包的家長們早就在兒科病房門口等候,將樓道擠得水泄不通。門一開,家長們蜂擁而入,孩子們見 到親人都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但沒有一個人問候冒著酷暑趕來的父母熱不熱、累不累,所有人都是急切地搶過父母手里的提兜,翻看著他們給自己帶來了什么好吃 的、好玩的。至于護士上午曾經(jīng)教給他們的,將自己的彩畫送給父母,說幾句關心父母的貼心話,孩子們早就拋之腦后了。他們一邊大口地啃著西瓜、嚼著蘋果,一 邊不停地催促父母,想要趕緊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