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之吻
媽媽→身上出現(xiàn)星星點點的皮疹
寶寶→麻疹發(fā)生
最近幾天媽媽感覺身上不太對勁,有些發(fā)燒,過了三四天臉上、身上出現(xiàn)了星星點點的皮疹,接著小寶寶好像也不太舒服,哭哭啼啼的,媽媽只好用加倍的親吻來安慰寶寶。
寶寶麻煩:現(xiàn)在許多年輕媽媽小時候都沒有得過麻疹,所以本身就是麻疹的好發(fā)人群,一旦患病,非常容易通過打噴嚏、咳嗽將帶病毒的飛沫通過鼻、口咽、眼結膜等途徑傳播給身邊的寶寶,結果寶寶也成了麻疹病人,出現(xiàn)發(fā)燒、皮疹、頸部淋巴結腫大等表現(xiàn)。
專家提議:寶寶的抵抗力較差,免疫功能也不夠完善,因此媽媽呼吸道內正常攜帶的病毒或細菌都可能導致寶寶生病,更何況有時候媽媽本身就是傳染病病人,寶寶還能逃得掉嗎?麻疹病人是此病唯一的傳染源,所以一旦懷疑此癥應當立即將母嬰隔離,沒有并發(fā)癥的媽媽應隔離到出疹后第五天,如并發(fā)肺炎、喉炎需等到第十天才能解除隔離。
危情之吻
媽媽→肝炎病毒的攜帶者
寶寶→病毒性肝炎
如果媽媽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攜帶者,那么當看到下面的報道可能會大吃一驚,肝炎有著較為明顯的家庭內聚集這一特點,可見正在患病的媽媽親吻寶寶是不夠安全的。
寶寶麻煩:病毒性肝炎
是常見的傳染病之一,近年來發(fā)病率還有大幅提高的趨勢,對寶寶的身心健康影響較大。急性肝炎可以分為有黃疸型和無黃疸型兩種,前者鞏膜、皮膚、黏膜都可以有黃染,后者大多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另外還有爆發(fā)型、膽汁淤積型和慢性肝炎。
專家提議:甲肝的傳播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觸,而乙肝則通過注射、輸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觸、母嬰等途徑傳染,乳汁、唾液、眼淚都是不安全因素。肝炎媽媽如果經過化驗表明還具有一定的傳染性,那么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來呵護寶寶,而不必非得用親吻這一途徑來表示對寶寶的愛,等不再有傳染性再親也不遲。
隱忍之吻
媽媽→肚子疼的媽媽
寶寶→細菌性痢疾
吃完飯沒多久,媽媽的肚子感覺有些隱隱作痛,去了幾次廁所,可每次只排出很少的糞便,甚至只有一些黏液,不過這并不妨礙媽媽親吻并給寶寶喂飯吃。
寶寶麻煩:沒過多久,寶寶也開始打蔫了,發(fā)燒、食欲不振,幾個小時后出現(xiàn)了肚子疼、腹瀉的表現(xiàn),剛開始時可能是稀便或水樣便,其后大便次數(shù)增多,可每次的量卻越來越少,呈黏稠樣,混有膿血。個別寶寶還可以出現(xiàn)高燒、抽搐、休克的嚴重表現(xiàn)或變?yōu)槁愿篂a。
專家提議:痢疾是腸道傳染病,污染的食物和飲水、帶菌的蒼蠅以及生活中的接觸都可以傳播此癥,天氣轉暖也給細菌的繁殖帶來適宜的溫度,菌痢病人和帶菌者就是傳染源。如果最近腸胃不太好,媽媽們不要勉強自己給寶寶喂奶或做飯,更不要養(yǎng)成喂飯前自己先用舌頭嘗嘗味道或試試涼熱的陋習。寶寶的餐具最好堅持單獨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