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沒出生之前,準爸媽對寶寶充滿各種“美好幻想”,但等娃出生后,才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和想的并不一樣,也才發(fā)現(xiàn)“養(yǎng)育個娃太難了”。
月子里的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日;臼“吃-睡”循環(huán),新媽媽在照顧寶寶時常遇到的問題,也基本是“喂養(yǎng)”和“護理”問題。
今天就來和新手爸媽們聊聊:如何“從頭到腳”護理好新生兒寶寶?
剛出生的新生兒和幾個月的寶寶并不一樣,不僅“長的丑”,而且“活動能力差”。
那新手爸媽照顧寶寶,就要“從頭到腳”做好這些方面了。
頭部護理
頭部護理,常見問題基本是這幾個:睡頭型、頭垢、囟門、剃滿月頭。
>>> 先來說說“睡頭型”
新手爸媽可能還好,大多是家里老人或長輩建議“給新生兒枕枕頭睡頭型”,甚至睡個很高很硬的枕頭。
當然,這是誤區(qū)!
新生兒寶寶脊柱還沒發(fā)育完全,不建議使用枕頭,否則 會影響脊柱發(fā)育。
更不建議給寶寶使用枕頭“睡頭型”,會對寶寶的大腦發(fā)育不利。
對新生兒寶寶來說,仰躺睡是最安全的睡姿,讓寶寶直接躺自己小床上睡是最安全的做法。
>>> 再來說說,"頭垢的清理"
大部分寶寶出生后,頭上會有頭垢,看上去臟臟的,不少媽媽也會犯“強迫癥”,總想幫寶寶處理得干凈點,有時候喂奶時,會邊喂奶邊用指甲一點點摳下來。
這是不正確的做法,甚至有危險。
可能會摳疼寶寶,而且萬一摳破,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洗澡前前用橄欖油/洗發(fā)水等浸潤一會兒,再幫寶寶清洗,這樣多清洗幾次,也就干凈了,還安全。
>>> 第三,是“囟門的護理”
剛出生的寶寶前后囟門還沒閉合,家長也要多加注意囟門的保護。
在閉合之前,避免劇烈磕碰、沖撞、用力摳寶寶頭垢 等,也要適當注意前囟門的保暖。
一般 前囟門 在寶寶1-1.5歲左右閉合,后囟門 在寶寶出生2個月左右閉合。
>>> 第四,是“剃滿月頭”
“寶寶頭發(fā)不好,多剃剃就好了”,我們經(jīng)常聽到身邊有人這樣建議。
但其實,剃光頭并不能解決“寶寶頭發(fā)不好”的問題,畢竟遺傳因素占大部分。
反而可能在剃頭時 因為操作不當影響寶寶健康,比如剃破頭皮,損傷寶寶發(fā)根,減少對囟門保護、更容易磕碰或受涼等。
滿月時,如果寶寶頭發(fā)很長了可以把后面 適當剪短些;若是不長,完全可以等到了三個月左右長長了再剪短。
臍部護理
寶寶出生后,會剪斷和媽媽連接的臍帶,在寶寶肚子上就會留下個 待長好的殘端,在沒脫落之前就需要幫寶寶 做好護理,避免出現(xiàn)異常。
要按醫(yī)生建議,每天幫寶寶做好 臍部消毒(方法可以參考下圖 ),并觀察殘端的情況,出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或去醫(yī)院。
要保持臍部的清潔干爽,洗澡時避免弄濕、換紙尿褲時避免蹭到或被尿液污染。
脫落后的幾天,也還要繼續(xù)做好消毒護理,保持臍部干燥等。
如果到滿月時,寶寶臍部的殘端還沒脫落,也要多留意,或是及時看醫(yī)生。
屁屁護理
前面也說了,月子里的小寶寶 活動能力很差,還不會自己翻身,并且 皮膚嬌嫩。
但月子里長得快、寶寶吃的也多,每天的大小便次數(shù)就很多,若是媽媽沒能及時幫寶寶換尿不濕,或清理的不干凈,就容易出現(xiàn)紅屁屁。
若不想讓寶寶出現(xiàn)紅屁屁遭罪,就要做好護理:
勤換尿不濕,減少尿液和糞便對寶寶皮膚的刺激,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做好清潔護理,尿不濕換得勤,但寶寶的臀部不干凈也還是會出現(xiàn)。
因此,要做好清潔工作,比如每次大便后要用溫水幫寶寶清洗屁屁,清洗后自然晾干,最好再涂抹些護臀霜,起到雙重防護。
皮膚護理
不少月子里的寶寶會出現(xiàn)濕疹,也是讓新手爸媽頭疼的一件事。
寶寶長濕疹,是因為皮膚受到了刺激,比如干熱環(huán)境、接觸非純棉衣物、媽媽吃了容易過敏的食物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環(huán)境,也就是室內(nèi)太干或太熱了。
想要做好預(yù)防和緩解,家長可以這樣做:
調(diào)整室內(nèi)溫度濕度,溫度在20-24℃,濕度在50%-60%;
不要給寶寶穿太多、蓋太厚,讓寶寶熱得出汗;
還要 做好寶寶皮膚保濕,勤給寶寶涂抹潤膚霜,尤其是長濕疹的部位,可以一天多涂抹幾次。
此外,新生兒寶寶出生后一段時間還會出現(xiàn)“蛻皮”、“掉胎毛”的情況,這都是正,F(xiàn)象,家長們不用太擔心。
手腳護理
手腳部位的護理,主要是指甲。
新生兒寶寶的指甲長得很快,若是不勤剪,有時會不小心撓破自己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