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斜視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危害:
1.從視功能損害上講,大部分斜視兒童的視力都比較差,易形成斜視性弱視,即使視力正常,視物時也僅能用一眼注視,視野不如正常人開闊,更重要的是沒有融像能力和立體視覺,使斜視患兒長大后在從事許多專業(yè)時會受到限制,如:駕駛、繪圖等。
2.從外觀上講,由于斜視影響孩子容貌,斜視兒童常被人起外號,給兒童心理發(fā)育蒙上陰影,從而造成其孤僻、自卑及反常心理。
3.還有一些麻痹性斜視的患者,由于眼肌麻痹,常采用偏頭、側臉等一些特殊動作來克服視物時的不適,醫(yī)學上稱“代償頭位”。如不及早矯治,會導致全身骨骼發(fā)育畸形,如脊柱側彎等。
家長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當孩子出現歪頭側視和低頭上視等不正常的視物姿勢時,常表明幼兒視力下降,甚至有斜視可能;如果孩子出現斜視,要盡快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治療,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一旦延誤兒童斜視的矯治時機,將給兒童視覺發(fā)育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有的家長認為,斜視隨著孩子長大會自愈,甚至認為待孩子長大后在局部麻醉下手術更安全。其實這是兒童斜視治療的誤區(qū)。
人類雙眼視覺的發(fā)育是從出生后逐漸開始的,通過反復適宜的視覺刺激和強化逐漸完善。兒童從出生到視覺功能成熟有兩個重要階段,就是視覺發(fā)育的關鍵期(0~3歲)和敏感期(3~12歲)。斜視兒童由于眼位不正發(fā)生紊亂視覺現象,導致雙眼視功能發(fā)育障礙。倘若能在關鍵期與敏感期及時發(fā)現和及早矯治,就能使受損害的視力恢復,雙眼視功能重新得以形成和治愈。兒童斜視一般過了12周歲,矯治眼位只能做到美容治愈,而再想恢復視力、重建雙眼視功能就相當困難,甚至恢復無望而終身遺憾。
幼兒若雙眼長時間盯視近物,眼球必然向內靠近,久而久之,則會使眼球向內轉的肌肉與向外轉的肌肉發(fā)育失去平衡,造成斜視。比如,大人看電視時,抱著嬰幼兒,或把嬰幼兒放在身邊,嬰幼兒在電視聲響和影像吸引下,往往會側頭注視電視,這樣同一姿勢時間久了,就有損眼睛的健康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