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打聽出生敏感期 4-5歲
特點:孩子往往在這個時期開始詢問自己從何處來,并且一遍又一遍地問。成人的回答不能有一絲的馬虎,因為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來源。
建議:家長們認真地拿出百科全書,將生命形成的全部過程科學地講給孩子聽。
19、人際關系敏感期 4.5歲-6歲
特點: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伙伴并開始相互依戀,從和許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兩個小朋友交往。
建議:家長可以給一些人際關系相處方法的引導,不過身教大于言傳。
20、婚姻敏感期 4歲-5歲
特點:最早的時候孩子會想要和爸爸、媽媽“結婚”。之后,他們就會“愛上”自己的老師或者其他的成人。一直到5歲左右,他們才會“愛上”一個小伙伴,比如只給自己喜歡的孩子分享好吃的東西,而且經常在一起玩,產生矛盾時也不愿意讓其他人干預等等。
建議:無論孩子想結多少次婚,喜歡多少朋友,家長都一定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21、審美敏感期 5歲-7歲
特點:審美是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審美標準,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起濃厚興趣。
建議: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此時,我們無需對美做任何評判。
22、身份確認敏感期 4歲-5歲
特點:孩子們會給自己一個又一個身份。在幼兒園里,經常有穿著白雪公主服裝的小朋友,你必須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應你。
建議:可以在家里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孩子會很感興趣,說不定你就培養(yǎng)出一個著名演藝家呢!
23、性別敏感期 4歲-5歲
特點:大概4歲時的孩子最重視的就是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建議:孩子對身體的探索和認識來自于觀察,成人在給孩子解釋時,態(tài)度必須客觀和科學,就如同認識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一樣。當然百科全書這時是最好的工具了。
24、數學概念敏感期 4.5歲-7歲
特點:孩子到了4歲多時,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
建議:這是孩子數學智能的最初發(fā)展,而只有三位一體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數的概念。這時可以讓孩子幫助家里買一些日用品,通過花錢鍛煉數字能力及經濟能力。
25、認字敏感期 5歲-7歲
特點:這是孩子第一次接觸符號,我們的方法是給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讓孩子把動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來去學習文字。
建議:在這個階段,孩子只能宏觀地認識文字,也就是一個整體的形象,還不能夠分解字的筆畫,也達不到書寫。孩子也會對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興趣,比如他們會發(fā)現自己名字里的字在別的地方出現。
26、繪畫和音樂敏感期 4歲-7歲
特點:繪畫是孩子最會使用的一種語言,他們從涂鴉開始一直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的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展現。
建議:在這個敏感期的發(fā)展上,我們只要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環(huán)境就可以幫助孩子的發(fā)展了。
27、延續(xù)婚姻敏感期 5歲-6歲
特點:5歲以后的這個敏感期是前一個婚姻敏感期的延續(xù)。
建議:這個時候的孩子選擇伙伴的傾向性非常明顯,并且知道了一些簡單的婚姻規(guī)則,比如只要相愛的人才能結婚等。
28、社會性興趣發(fā)展的敏感期6歲-7歲
特點:比如選舉班長,實現自我管理,監(jiān)督上課的時候誰沒有進教室,吃飯前誰沒有洗手,哪個孩子沒有遵守幼兒園的規(guī)則……這些都是他們十分關心的事情。
建議: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包括公益性的活動,比如:撿垃圾活動、自己做手工義賣捐助活動等,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的良好時機。
29、數學邏輯的敏感期 6歲-7歲
特點:數學邏輯的敏感期和數學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區(qū)別的。孩子們在完成了對數字、數名、數量的認識之后,開始對數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間的關系產生興趣,
建議:比如通過蒙特梭利的數學教具讓孩子學習加減乘除法,這種方法學習的是數學的邏輯而不是簡單的記憶。
30、動植物、科學實驗、收集敏感期 6歲-7歲
特點:孩子開始熱烈地吸收一切來自自然界的知識。孩子們對自然的探索興趣比我們想象得要強烈的多,孩子在六歲前,總是能保持好學、好奇的品質。
建議: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觀察大自然。
31、文化敏感期(6~9歲)
特點:幼兒對文化學習的興趣,起于3歲;而到了6~9歲則出現想探究事物奧秘的強烈需求。因此,這時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塊肥沃的土地,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
建議:家長可在此時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延展至關懷世界的大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