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科手術技術的進步和人們意識的變化,世界范圍內的剖宮產率也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而中國更以超過60%的剖宮產率高居世界榜首。這一發(fā)展趨勢必 將對婦幼保健和婦女兒童健康帶來許多不利影響。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越來越多的準媽媽摒棄了人類最自然的分娩方式,轉而去選擇剖宮產呢?除了準媽媽們擔心 分娩時的陣痛之外,害怕在分娩時作會陰側切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我國超過92%的順產媽媽們被實施了會陰側切,那么是否每個準媽媽都必需要經受會陰側切呢?會陰側切真的那么可怕嗎?它會不會有什么后遺癥?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一下會陰側切的相關情況吧。
會陰側切的好處
所謂會陰是指陰道和肛門之間的部位。平時通常只有2~3cm長、5cm厚,但在分娩時它可以拉伸至約10cm長,0.5~1cm厚。這種改變是 為了讓寶寶能順利誕生,荷爾蒙使會陰變薄、變松軟、易拉伸有利于分娩。那么既然人體自身為了適應分娩,已經有了準備,那么為何醫(yī)生還是會給大多數產婦實施 會陰側切呢?那是因為大多數準媽媽都是第一次經歷分娩,會陰比較緊,會陰、陰道口的伸展性也相對較差。尤其是胎兒比較大、分娩比較快的產婦,可能會發(fā)生會 陰的深度裂傷,有些甚至還會影響到產后的排尿排便。在這種情況下,做一個簡單的會陰側切就能很大程度上減少產婦及新生兒的損傷。而施行了會陰側切的產婦, 由于分娩時陰道口承受著巨大的張力,會陰側切則是將這種力量集中在會陰側切傷口處,從而減輕了陰道其它部位的壓力,一般不會再發(fā)生第二處裂傷。而且側切的 傷口是人為地切開,邊緣整齊,縫合后的切口愈合和外觀都要優(yōu)于自行裂傷后所造成的不規(guī)則傷口的縫合。由于側切傷口減輕了胎頭對產道的擴張,一定程度上保護 了陰道的彈性。有文獻報道,會陰側切還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產后因陰道松弛而造成的性生活質量下降。對于胎兒來說,會陰側切可以縮短其娩出的時間,也就是縮 短了胎兒頭部在陰道口被擠壓時間,可以減少胎兒缺氧的發(fā)生。
準媽媽對會陰側切的顧慮
有的準媽媽會說,雖然會陰側切有那么多好處,但是它會讓人很痛!其實會陰側切術前要對會陰部神經組織進行局部麻醉,切開時又在宮縮時進行,強 大的宮縮痛又抵消了會陰側切時的疼痛。所以,大多數產婦不會感到疼痛。而且術后產婦大多能不用止痛藥就能忍受會陰切口處的疼痛。如果有的產婦不能忍受術后 的疼痛,還可以用一些止痛藥鎮(zhèn)痛,隨著時間的推移,局部疼痛就會越來越輕。
除了懼怕疼痛外,擔心會陰側切會影響到以后的性生活,也是許多準媽媽拒絕會陰側切的原因之一。實踐表明,做過會陰側切手術的產婦,在產后性生活 并不會受到影響。正常情況下,產婦會陰側切后,陰道和會陰部都能在一周內愈合,再經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完全恢復正常,陰道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彈性,對日后性生 活毫無影響。相反,如果裂傷的傷口亂七八糟,愈合不良疤痕互相交錯牽扯以后,就很有可能發(fā)生性交疼痛的狀況。
還有些準媽媽們懷疑產后尿失禁與會陰側切有關,專家指出,無論分娩時會陰是否切開,寶寶同樣都會經過產道。影響產后尿失禁的原因其實與產婦的骨 盆大小、寶寶大小、產程快慢等因素有關。如果分娩過程長,寶寶待在產道的時間久,陰道被撐開的時間也久,就比較容易導致產后尿失禁的發(fā)生,這和會陰切開與 否沒有絕對關系。相反,會陰側切可以減少產程的時間,也就能降低產后尿失禁的發(fā)生率。
會陰側切的指征
既然會陰側切有那么多好處,是不是所有順產的產婦都一律要做會陰側切呢?其實也并不盡然,下面我們羅列了一些情況,當準媽媽有以下情況時我們才會建議她們做會陰側切:
1、有些產婦的會陰彈性差、陰道口狹小或會陰部有炎癥、水腫等情況,估計胎兒娩出時難免會發(fā)生會陰部嚴重的撕裂,會陰側切勢在必行。
2、對于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或者合并有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高危妊娠時,為了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縮短產程,減少分娩對母嬰的威脅,當胎頭下降到會陰部時,就要做會陰切開術了,利于胎兒娩出。
3、有高度近視眼的準媽媽,為避免第二產程過長導致視網膜剝離,也應及時行會陰側切。
4、還有些產婦先天條件非常好,但她們子宮口已開全,胎頭較低,出現胎兒有明顯的缺氧現象,胎兒的心率發(fā)生異常變化,或心跳節(jié)律不規(guī)律,且羊水混濁或混有胎便時,也是給我們做會陰側切的一個訊號。
5、當胎兒較大或胎頭位置不正,再加上產力不強,胎頭被阻于會陰難以娩出時,也是會陰側切的指征。
6、不足37周早產的寶寶往往不能耐受陰道過長時間的擠壓,他們需要會陰側切來幫助他們及早離開陰道這個環(huán)境。
7、當由于各種原因需借助產鉗助產時,會陰側切能夠提供一個更為寬敞的陰道環(huán)境,便于操作能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