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伴隨母體和胎兒一起成長
有人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心靈成長有三種方式:一、參加一個心靈成長培訓;二、記錄一段時間的夢,進行精神分析;三、生一個小孩陪著她一起成長。
當母親有了寶寶的時候她的生命就有了新的意義。樹立這種對生命的積極的意義是胎教的第一步。
音樂胎教,是通過對胎兒施以適當?shù)臉仿暣碳,促使其神?jīng)元軸突、樹突及突觸的發(fā)育,為優(yōu)化后天的智力及發(fā)展音樂天賦奠定基礎。音樂胎教并非針對胎兒直接進行音樂的刺激而是通過對母體的傳達給胎兒。
從母親的角度來講,懷孕的母親大多伴隨焦慮緊張等情緒,導致飲食與內(nèi)分泌等功能混亂,民間通常稱為“害喜”的反應,實際上是由于母體對懷孕過分憂慮的心理因素而造成,因此,母親擁有好的心理環(huán)境是胎兒健康成長的好搖籃。針對母親的胎教過程是通過音樂讓母親減輕對懷孕和生產(chǎn)的焦慮和緊張,為胎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并且通過音樂與運動的關系增強母體體質(zhì)從而改善胎兒的體質(zhì)因素。
音樂胎教可使用的方法
1、積極聆聽
2、音樂放松與冥想
3、音樂與律動
4、母教子“唱”
用這些方法讓寶寶聽音樂,可產(chǎn)生與媽媽聽音樂不同的效果。比較起來,為孩子放音樂或哼唱顯得要親密、更直接,胎兒的心率,動作等也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尤其要注意,給胎兒聽音樂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5~10分鐘為宜。音樂胎教一般從六個月開始比較合適,最早也要四個月大,因為四個月開始胎兒聽力才足夠成熟。
胎教音樂的特點
胎教音樂要注意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節(jié)奏性。正常胎兒的心跳頻率大多是在120~160次/分鐘,只有當音樂的節(jié)拍速度與胎兒心跳的節(jié)拍速度大致吻合的時候,胎兒在母體中的情緒才容易安定下來。所以這與有的人認為要給胎兒聽搖籃曲的想法實際上是大相徑庭的。
在利用音樂進行胎教時,最好不要只給聽幾首固定的曲子,應該多樣化。但在選曲時應注意到胎動的類型,因為人的個體差異往往在胎兒期就有所顯露,胎兒有的“淘氣”,有的“調(diào)皮”,也有一些是老實、文靜的。這些既和胎兒的內(nèi)外環(huán)境有關,也和先天神經(jīng)類型有關。一般來講,給那些活潑好動的胎兒聽一些節(jié)奏緩慢、旋律柔和的樂曲,如“搖籃曲”等;而給那些文靜、不愛活動的胎兒聽一些輕松活潑、跳躍性強的兒童樂曲、歌曲,如“小天鵝舞曲“等。那將對胎兒的生長、發(fā)育起到更明顯的效果。
不僅如此,音樂在對胎兒形成安全的條件反射之后,可使其在出生之后通過音樂來改善其不適應環(huán)境。因此,出生之前使用的音樂盡量積極、穩(wěn)定而賦予平和、溫暖的色彩,在它出生之后,這種音樂對它的情緒是有安撫作用。
“莫扎特效應”在胎教里的應用,湯瑪?shù)鬯孤曇粞芯克槍μソ套隽撕芏喙ぷ。他的可過濾頻率的電子耳播放的莫扎特音樂可針對母體進行音樂胎教并非常有效。“莫扎特”音樂神童創(chuàng)作的音樂與兒童天真純潔的心靈正好同步,關于他的音樂有著大量的研究,原則上來說巴洛克時期和維也納古典音樂時期的音樂以聲音的美為特點,可用于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