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豆豆大搜索
活動目標
1.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常見和不常見的豆子,了解豆子的名稱及外型特征。
2.感受與父母合作的樂趣。
活動指導
1.發(fā)動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豆子以及豆子的圖片或資料。
2.將幼兒搜集的有關豆子的資料全部布置在“小豆豆、大世界”的區(qū)角里,引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或自由活動時間進去觀察、探索。
活動二:玩豆豆
活動目標
1.玩豆豆,了解豆子的基本特征。
2.培養(yǎng)觀察力,大膽表述觀察的結果。
活動準備
幼兒搜集來的各種豆子。
活動過程
1.“今天豆豆家族聚會,我們也去參加吧!”帶幼兒走進活動室。
2.引導幼兒說出豆子的名稱。提問:“這些豆豆,哪個是你帶來參加聚會的?你都認識哪些?它叫什么名字?”
3.啟發(fā)幼兒利用豆子的基本特征,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玩豆豆。
4.引導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玩法,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引導幼兒說說剛才是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豆子的什么秘密。(引導幼兒說出豆子的特征)
活動三:豆豆排隊
活動目的
1.將搜集的豆子進行分類、排列,并做好記錄,進一步感知豆豆的基本特征。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系。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豆豆(蠶豆、黃豆、紅豆各10粒)。
2.鞋盒蓋子人手一個、記錄紙2份。
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為什么不同豆豆用的數量一樣多,可排的隊伍不一樣長呢?”
2.幼兒第一次探索,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樣的豆豆,排列的隊伍不一樣長。教師交代操作要求,隊伍要一個緊挨著一個,排好了數數有幾個,并做好記錄。
3.讓幼兒講述結果:“為什么都是10個,隊伍會不一樣長呢?”(相同數量的豆豆,顆粒越小,排的隊伍越短,顆粒越大,排的隊伍越長。)
4.第二次探索,感知大小不一樣的豆豆,排列的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用其他種類的豆子再進行排隊比較。
區(qū)域活動
制作標本:采集豆子的葉、花、果實和種子制成標本。
豆豆畫:利用豆類的不同顏色,不同大小,大膽表現(xiàn)豆貼作品。
分豆豆:用各種工具將混合在一起的豆豆分類放在器皿中,比一比,誰分得比較快,用什么方法分會快。
豆豆樂器:用不同種類的豆豆或罐子制作樂器,探索為什么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用大小不同的豆子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用不同罐子發(fā)出聲音又會怎么樣?
豆豆樂:以各種方式玩豆豆,體驗與豆豆接觸的感覺。
加工豆?jié){:在老師協(xié)助下,將浸泡過的大豆放入豆?jié){機中,加工成豆?jié){,或者用石磨來制作。讓幼兒仔細觀察并說出大豆變豆?jié){的整個流程,并將豆?jié){煮熟后品嘗。
活動四:豆豆變變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