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biāo):
1.初步理解故事,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并能用語言大膽描述。
準(zhǔn)備:
1.KT板制大餅,小豬,小鳥,小兔,狐貍,鱷魚,河馬圖片各一個(gè)(提前貼在教室墻上)。
2.有動物牙齒印的紙制小餅干若干。音樂《餅干歌》
過程:
1.出示繪本,引起興趣師:今天華老師帶來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講述故事開頭"咦!它是誰呀?這只小豬呀,做了一個(gè)好大的餅,累得睡著了,等它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大餅?zāi)兀?quot;(2)設(shè)懸進(jìn)行猜測"**,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那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zāi)兀?quot;3.觀察對比牙印,學(xué)習(xí)對話,理解故事,感知不同動物牙齒印也不一樣。
。ǔ鍪敬箫灲叹撸"瞧,大餅在這兒呢!""看看,大餅上的缺口是什么樣子的呀?""是什么形狀的呢?""想一想,猜一猜,可能是哪只小動物咬了它的大餅?zāi)兀?quot;(1)問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你們覺得是小鳥咬的嗎?為什么?
小結(jié):小鳥的嘴巴是尖尖的。那是不是小鳥咬的呢?聽一聽小鳥是怎么說的。
師:"不是我,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師操作大餅教具)--唉,你們瞧。小鳥咬下的缺口是什么樣的呀?
師:對了,也是尖尖的,和它嘴巴形狀是一樣的。那和半圓形的缺口一樣嗎?
--小豬說:"嗯,果然不一樣!"(3)問小兔、小狐貍、鱷魚、河馬,方法同上操作大餅教具,引導(dǎo)孩子觀察對比,感知不同動物的牙齒印也不一樣。
師小結(jié):小兔的嘴巴叫三瓣嘴,小兔還有兩顆牙齒露在外面。狐貍嘴巴大大的,牙齒尖尖的。鱷魚大嘴巴里有尖尖的牙齒,河馬嘴巴很大,里面還有方方的牙齒。
4.游戲"誰咬了我的大餅"(看齒印送餅干)(1)(出示一塊小餅干)你覺得是誰咬的?為什么?請個(gè)別幼兒送餅干,并說有禮貌的話。
。2)每人拿一塊餅干,仔細(xì)看看餅干上的缺口,把小餅干送給小動物們。
。3)檢驗(yàn)孩子操作情況。
5.完整講述故事,學(xué)習(xí)對話6.猜測,揭曉故事師:小豬的肚子也餓得"咕咕"叫,他也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啊嗚"。唉!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豬咬的缺口是什么樣的?和這個(gè)半圓形的缺口一樣嗎?(大餅教具和牙印比對)師:到底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zāi)兀?我們一起來告訴小豬吧!(小豬,是你自己咬的大餅!)7.活動結(jié)束:
聽音樂做律動《餅干歌》
師:餅干做好了嗎?我們洗洗手去吃餅干吧!看看寶寶咬下來的缺口是什么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