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
1.在看看、猜猜、講講中,了解各種肚臍眼的作用和特征。
2.能自由想象并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繪本故事帶來的樂趣,愿意共同講述畫面內(nèi)容。
二、活動準備:
1.繪本書、皮球。
2.課件、《薰衣草》背景音樂。
三、活動過程:
1.出示繪本書,采用提問的形式,引起幼兒觀看興趣。
。1)今天我?guī)砹艘槐緯,看一看書的封面上有什么?(字、洞洞)洞洞里面有什么呢?(幼兒猜猜)?)邊做動作邊翻書,并說“這是寶寶的肚臍眼啊。”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身體動作“撓一撓,好癢啊!”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幼兒的注意力,帶著懸念進入活動。
2.播放PPT,理解繪本內(nèi)容。
。1)教師:原來這是寶寶的肚臍眼啊,你的肚臍眼在哪里?怎么會有肚臍眼的?
教師小結(jié)肚臍眼的由來。
。2)寶寶有肚臍眼,其他東西有肚臍眼嗎?走,跟著寶寶一起去找一找。
。3)找到了,“這是誰的肚臍眼?”(幼兒猜猜)追問孩子為什么。櫻桃的肚臍眼在哪里?
。4)依次出示ppt,解決蘋果、西瓜。
教師:櫻桃、蘋果、西瓜都有肚臍眼,他們的肚臍眼有什么用?(幼兒說說,再教師小結(jié))(5)播放ppt,理解好看的肚臍眼。
教師:“誰的肚臍眼這么好看?(幼兒猜猜)提問:花兒的肚臍眼在哪里?(在中間)花兒的肚臍眼是花的什么?(花心)誰會到花的肚臍眼里來?來干什么?師幼變成花,充分感受花的肚臍眼在中間。
教師小結(jié):蜜蜂會來采蜜,蜂蜜釀好后我們就可以吃了。
。6)播放ppt,理解奇怪的肚臍眼。
教師:“這個肚臍眼可真奇怪!”(幼兒猜猜)“原來是大門的‘肚臍眼’!”
提問:大門的“肚臍眼”在哪里?有什么用?
。7)播放ppt,理解白白的、香香的肚臍眼。
教師:“開開門,看一看。這個白白的、香香的肚臍眼是誰的呢?你猜一猜。”追問為什么。“猜對啦,是菜包子的‘肚臍眼’!”
提問:你吃過什么餡的包子?
(8)播放ppt,理解最后一頁。
教師:“每個包子的‘肚臍眼’都不一樣,你看出來嗎?”
提問:哪里不一樣?
評析: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多媒體教學,把繪本里的內(nèi)容一張張的展現(xiàn)在多媒體的大屏幕上,使圖象更加清晰、清楚,內(nèi)容顯示形象逼真,引起了孩子們猜測的欲望,開拓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引發(fā)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
3.出示繪本書,師邊翻書邊完整講述繪本內(nèi)容,鼓勵幼兒一起說。
教師:找到的肚臍眼都在這本書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
評析:第三環(huán)節(jié)沿用傳統(tǒng)教學手段,師幼共同講述故事。教師翻書幼兒講述,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
4.拓展經(jīng)驗。
教師:很多東西有肚臍眼,那皮球的身上有肚臍眼嗎?在哪里?它的肚臍眼有什么用?
教師:哪里還有肚臍眼呢,我們一起去找找。
評析:第四環(huán)節(jié)給了幼兒一個學以致用的平臺,讓幼兒想一想皮球有肚臍眼嗎?有什么用?為后面的找肚臍眼打好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