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活動——洋蔥頭的故事
媽咪愛嬰網 www.ideagreen.cn 2010年04月30日 21:19:22
(一)設計意圖:
幼兒的情緒情感具有外露,不穩(wěn),容易變化等特點,大班的幼兒已開始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當覺得他人在排斥他或批評他時,會感到自悲,就容易發(fā)脾氣,產生生氣的情緒,如果不及時將不良情緒排解掉時,就會影響心理健康,因此教師教師 開展此次心理輔導活動,目標就是要引導幼兒用恰當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緒,通過助人自助的方式,相互獲得幫助。幼兒階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時期,大班幼兒應能對自己積極感受,學會表現自己的優(yōu)點,教師要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種關懷,信任,寬松和諧的氛圍,滿足幼兒的正當需要,不要以簡單,粗暴,嚴厲的態(tài)度來對待幼兒,要多鼓勵和肯定幼兒,為幼兒創(chuàng)設能充分表現自己和體驗成功的機會,讓每位幼兒都能得到周圍人的肯定和積極評價,使之對自我產生滿意感和自信感,能自我欣賞,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形成積極健康的心境。
教師主要對該年齡段幼兒在情緒發(fā)展,以及自我意識與個性發(fā)展方面進行觀察,并采取有效方式進行心理輔導。教師在組織此次活動中,對于幼兒的回答或表現都能用“肯定”或“表示同感”的方式給予回應,用自身互動模式,以語言感染幼兒,為幼兒充分營造良好的心理交流的環(huán)境。
針對大班 <BR><P></P>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選擇用較為生動形象的文學作品《洋蔥頭的故事》作為顯性線索,貫穿于整個活動之中。洋蔥頭在故事中是個大家都不愿和它做朋友,而變成個愛發(fā)脾氣,又自悲的角色,后來有一只老鼠闖進它們的世界,并肆意搗亂,洋蔥頭通過自己想辦法對付老鼠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并獲得成功的快樂。活動中還隱藏著一條隱性線索,引導幼兒自信心的建立逐層遞進,教師引用了Par 的“創(chuàng)造性問題的解決模式”以及溫斯坦的“自我教育課程模式”:
A.發(fā)現困惑。活動一開始教師就以“洋蔥頭為什么哭?”引題。(溫斯坦:考慮各種可能的反應)
B. 發(fā)現問題。通過遷移,發(fā)現問題“你在什么情況下會生氣?”(溫斯坦:了解自己的特性)
C.發(fā)現構想。針對問題,探索可行的對策或構想“你有沒有讓自己快樂起來的辦法?”。活動中教師也讓幼兒來重復充分表現自己的本領,從而建立自信。(馬洛斯:不斷實現淺能,智能和天資)
D.發(fā)現事實。講到老鼠的出現。
E. 發(fā)現解答。討論“用什么辦法可以趕走討厭的老鼠呢?”(溫斯坦:衡量可能產生的后果)為洋蔥頭想辦法。
F. 實施反應。洋蔥頭自己想到好辦法,通過自己 的努力趕走老鼠。(讓幼兒體驗助人自助的樂趣)
活動最后,教師讓幼兒通過統(tǒng)計圖表的形式,記錄自己的長處,進一步讓幼兒學會自我欣賞,將活動推向高潮。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恰當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緒,體驗助人自助的樂趣。
2.把握故事主題,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學會欣賞自己和他人。
以上兩個目標都是從幼兒的角度提出來的,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自我意識慢慢成熟,能懂得初步的自我欣賞。故事情節(jié)的創(chuàng)設,教師的提問引導,充分讓 <BR><P></P>幼兒發(fā)揮其長處,并懂得欣賞,以達到以上目標。
(三)重難點突破:
重點:在生氣時嘗試用恰當的方法排解不良的情緒。
難點:學會自我欣賞,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
難點解決:
1.通過故事的欣賞,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2.每個人都敢于想辦法來幫助洋蔥頭,并能獲得肯定。
3.在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要求幼兒充分表現自我。
(四)活動對象:
本次活動設計適宜大班幼兒。
(五)材料的準備:
圖片,統(tǒng)計表
(六)活動流程:
1、 設疑引題:
教師:廚房里住著一只洋蔥頭,它在廚房里走來走去,還一邊跺著腳,一邊生氣地說:氣死我了,氣死我了!
提問:“洋蔥頭為什么這么生氣?” “你在什么情況下會生氣?”“用什么方法可以讓自己開心起來?
設置疑問,讓幼兒和快地進入故事情節(jié)中,體驗洋蔥頭生氣的原因。接著又讓幼兒談談自己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們以自己生氣的角度融入故事中,產生不良情緒。
2、 欣賞故事
教師:洋蔥頭設法把自己變成一只香噴噴的奶油蛋糕,騙老鼠吃,把老鼠辣壞了,再也不敢來了。洋蔥頭到后來才知道,原來自己還有這么厲害的本領,現在其他的蔬菜再也不會笑它長得難看,味道不好聞了。
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洋蔥頭的成功,會引起幼兒的共鳴,孩子們會為隨著洋蔥頭的情緒由失落自悲到逐漸產生自信,到自我能力的肯定,自信心不斷地建立并通過自己的長處戰(zhàn)勝了老鼠的過程描寫,主要的是心理變化的細膩表現,使幼兒也能產生深刻的心理體驗!
3、 自我欣賞:“我的本領大”
教師通過組織幼兒說說自己的本領,并用圖表的統(tǒng)計法拉統(tǒng)計班上每位幼兒的長處,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其中,充分地對幼兒的能力進行了肯定,最主要的是體現了 <BR><P></P>活動的普遍性,讓孩子們能覺得這是很普通的事,其實我們真的很能干。培養(yǎng)了幼兒積極的生活、學習的態(tài)度。對幼兒進行自信心的培養(yǎng),教師的一再肯定和鼓勵更加激發(fā)了幼兒學會欣賞別人的態(tài)度。從中懂得了如何排解不良的情緒,活動愉快,自信的體驗。
(七)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作為一個幼兒心理輔導活動,其目的在于幫助幼兒掌握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已經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學習的態(tài)度。在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在每個班總有一部分孩子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自信心不足的現在,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幼兒不懂得發(fā)現自己的長處,不知道如何自我欣賞,當然就更不輝知道如何欣賞他人了。因此,當故事講到老鼠出現了,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很多孩子表現出來的膽怯、驚慌,都體現了幼兒的內心真實的反應。但當洋蔥頭戰(zhàn)勝老鼠是,孩子們也就恍然大悟,原來它還有這個本領。≈蠼處熀茏匀坏剡^度到幼兒自身,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長處,只是自己沒發(fā)現,而幼兒已經知道自己長處的幼兒,教師則是引導他去發(fā)現并懂得欣賞他人的長處,這樣就有利用幫助幼兒發(fā)展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從而達到活動的目標。
但在活動中教師在引導 <BR><P></P>幼兒幫洋蔥頭想如何對付老鼠的辦法時,提問的要仔細設計,要引導幼兒用巧妙的方法將老鼠趕走,而不是只圖將老鼠殺死。
(八)活動實錄:(精彩片段)
教師:
一天晚上,廚房里來了一只大老鼠,它咧著尖牙笑道:“哈哈,這可是我的天下啦!”它一腳踢飛了西紅柿,一拳打倒了青椒,對著茄子又抓又咬,大家都哭著抱成了一堆,洋蔥頭嚇得躲在角落里,不敢不聲,心里想:可千萬別來吃我呀!
教師提問:
誰來幫幫他們想個辦法趕走壞老鼠?
幼兒:
(1) 可以放點老鼠藥,老鼠吃了回肚子疼,以后再也不敢來了。
(2) 可以請小貓來幫忙,老鼠很怕貓,就不敢來了。
(3) 大家一起合作打壞老鼠一頓,它以后就不會來了。
(4) 我和爸爸幫他們去抓老鼠吧。
教師:
洋蔥頭想了,我不能再這樣膽小了,壞老鼠這樣欺負我的朋友,我得想辦法來對付它!
到了晚上,廚房里出現了一只香噴噴的奶油蛋糕,老鼠聞到了奶油蛋糕的味道,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撲上去就啃,“哎呀。!我的媽呀,辣死我啦!”
教師提問:咦?這是怎么回事呢?
幼兒:
(1) 洋蔥頭買來蛋糕,在里面放了辣椒,所以老鼠辣死了。
(2) 這是一只假的蛋糕,是用辣椒做的。
教師:
原來洋蔥頭把自己變成了一只大蛋糕,騙老鼠吃,老鼠咬到了洋蔥頭,就被洋蔥汁給辣壞了,它逃走了,以后再也不敢來了!
設計者、執(zhí)教者:寧波市第一幼兒園 姜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