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海幼兒園 陶揚(yáng)
這次聊天活動是一次安全教育活動的延緩。聊天是有目的的,而且也是經(jīng)過事前設(shè)計的。
教師:你們有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嗎?
迪一:有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有人敲門我會問問是誰。
子圓:如果是認(rèn)識的人我就開門。
景濤:我不開。
芊芊:不開就沒禮貌了,應(yīng)該開門。
佳越:我先問問是誰,然后認(rèn)識的就開門,不認(rèn)識的就告訴他家里沒人,不開門。
博潔:給家長打電話,告訴他們家里有人來,請他們快回來。
俊陽:讓我爸回來看看是誰,認(rèn)識的就開門。
迪一:不能打電話,因為壞人會先把電話線剪斷。
佳越:不能讓外面的人知道只有自己在家。
老師:如果來人說是陶老師呢?你們可是認(rèn)識陶老師的
俊陽:那就開門。
佳越:不行。她要是騙我們怎么辦?
子圓:陶老師不會騙人。
迪一:那別人冒充陶老師怎么辦?
景濤:聽聲音就知道是不是陶老師了。
芊芊:咱們考考她。
子圓:怎么考?你又看不見她,也不能讓她進(jìn)來。
芊芊:讓她唱幾首我們學(xué)過的歌。
老師:小孩的歌誰都會幾個,那還不容易。(于是我順口就唱了幾句我們經(jīng)常唱的兒童歌曲)
佳越:我有辦法了,讓她講故事或說詩歌。
老師:我會講《龜兔賽跑》、《小馬過河》、還有《狡猾的狐貍》,好多好多。
博潔:還真難不倒您,什么都會。
老師:讓我進(jìn)來吧,我都通過你們的考試了。
子圓:肯定是陶老師,讓她進(jìn)來吧。
芊芊:不行不行,這么簡單,還得想想辦法。
迪一:我媽說壞人最會騙人了,不能聽她的。(然后他就沖著我問)你怎么知道我沒有上幼兒園?你上班的時候能到我們家來嗎?真的老師從來沒有上班的時候來我們家的。
孩子還真進(jìn)入情景了。的確,平時老師從來沒有在上班的時間到他們家的。
老師:看見你沒來幼兒園,我是來家訪的。看看你是不是病了。
佳越:那就把你的衣服拿進(jìn)來讓我看看。
老師:開開門你就能看見了。
子圓:看衣服有什么用?
佳越:幼兒園的老師上班都穿一樣的衣服,咱們都知道陶老師有什么樣的衣服。
老師:那你必須把門打開,才能看到我穿的衣服是什么樣的。
迪一:不行,門打開了你就進(jìn)來了。
芊芊:咱們把這些辦法都用在一起就能知道是不是陶老師了。
迪一:那陶老師就對不起了,不管你是真的陶老師還是假的陶老師,都不能讓你進(jìn)來,你只有等到我爸爸、媽媽回來以后再進(jìn)來了。
老師:我白跑一趟。雖然是白跑了,但是我很高興,你們警惕性這么高,還想了那么多辦法來考驗我。
對比《瓦利的故事》里幼兒的談話,我感覺在談話過程中自己的主導(dǎo)意識很強(qiáng),總是希望幼兒的談話按照我的思路進(jìn)行,有較強(qiáng)的教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