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語教學對孩子的重要性英語教學促進幼兒語音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雙語活動中教師自然會向兒童展示另一套與母語不同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這一方面可以促進兒童對語言多樣性的理解,豐富兒童的多種語言經驗,另一方面,還可以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首先,在進行雙語活動時,可以使兒童對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產生敏感。英語和漢語不屬于同一語系,各自有相對獨立的語音系統(tǒng)和語法系統(tǒng),隨著學習的深入,幼兒會逐漸意識到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在學習和運用不同語言時能夠即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系統(tǒng)。對語言之間差異產生敏感的直接結果是幼兒開始將語言看作他們頭腦中已經擁有的諸多系統(tǒng)中的一個特殊系統(tǒng),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語言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語言學習能力。其次,第二語言的學習和掌握有利于幼兒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我們通過12所實驗幼兒園測得的數(shù)據(jù)和分析,可以充分顯示這一點。因為進行雙語活動時,可使幼兒獲得更多的機會參與以語言為交際手段的交際活動,從而提高了他們對交往情景和交往對象的敏感性。第三,早期兒童學習第二語言,使他們更容易獲得純正、地道的第二語言的發(fā)音。我們從央視10套節(jié)目一年一度的"希望英語風采大賽"中,小學組的語音普遍優(yōu)于中學組和大學組的語音便不難看出這一事實。而這一點也能得到科學的左證。
二、教師的教學目標及應該做到的1.教師應明確幼兒園英語教育的目標目標是行動的指南,前進的方向,幼兒教師應建立對幼兒園英語教育目標的認識,明確幼兒園英語教育應實現(xiàn)如下三個目標。
。ㄒ唬┣楦心繕耍杭ぐl(fā)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是幼兒園英語教育首要的、基本的目標,只有激發(fā)起幼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提高幼兒英語教育的效果,減輕幼兒的學習負擔,使幼兒樂學好學。因此,教師要重視幼兒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善于抓住幼兒的好奇心,調動幼兒情緒、情感,為幼兒營造輕松、有趣、生動和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采取直觀形象的教具和生動有趣的方法,激發(fā)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ǘ┱J知目標:訓練幼兒的模仿能力,打好語音基礎心理語言學家證明,幼兒學習英語的優(yōu)勢在語音,與成人相比,幼兒音域寬、精確區(qū)分語音的感受能力及語音的模仿能力與再現(xiàn)能力強,語音的可塑性大,負遷移小,易形成地道的語音、語調。在英語教育中,教師應讓幼兒通過聽說活動,接受大量的語音熏陶,在反復聽、反復模仿語音的基礎上,養(yǎng)成自動化習慣,形成語音定勢。
。ㄈ┥鐣繕耍号囵B(yǎng)幼兒初步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幼兒園英語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開口說英語、學會開口用英語的能力,即培養(yǎng)幼兒初步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用英語交往的環(huán)境,讓幼兒在自然的、真實的、生活情景中運用所學的語言,培養(yǎng)交際的能力。
2、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英語教學活動僅限于幾節(jié)英語課是遠遠不夠的,幼兒要學好英語,首先要從"聽"開始,這就要求教師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堅持用英語講話,如:上課前,可以說:"Classbegins!"組織幼兒喝水可以說:"Drinksomewater!"做游戲可以說:"Playagame"等等,幼兒熟悉后,教師可以提高難度,用英語講故事、提問題,對幼兒提出的各種難題、要求,盡量用英語來回答,這樣,幼兒在一天天耳濡目染的積累下,并在輕松自然的生活氣氛中,逐漸掌握越來越多的英語句子。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口耳不一致的過程,老師讀出的音就是發(fā)的不好,(如音標中的n孩子經常讀成m)特別是有時地方話口音習慣和孩子口腔,舌鼻發(fā)育的原因也會影響孩子的發(fā)音。如果幼兒有發(fā)音錯誤,老師應當有技巧的糾正,利用集體學習和個別教學交替進行,組織孩子多觀察教師的口型(我們經常用到安靜學習法: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教師不出聲的夸張的利用唇語讀,讓孩子認真的看和練)和多聽教師和同伴的發(fā)音,有時故意忽略不"完美",給他一個自己調整的時間,經常會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幼兒因為自己的發(fā)音得問題而感覺到壓力,而不敢再說英語或者在說英語時總是小心翼翼,這反而不利于幼兒英語的學習。相信孩子學習語言是有一個接受,轉換讓后提升的過程。
家庭是幼兒語言習得的重要環(huán)境,家長也應盡可能的營造氛圍,制造機會,使英語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
教師不應為了完成教學內容或是展示教學效果而去強迫孩子說英語。幼兒的學習更多是無意識的,沒有任何功利目標,他們還往往情緒變化無常,任何小的不愉快也會影響其說英語的欲望。作為教師應以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去正視這些情況,耐心等待或努力營造孩子英語表達的最佳時機。父母不應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去強迫孩子說英語。父母總愛拷問、檢查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且態(tài)度過于嚴肅,給孩子以極大的心理壓力;有的家長為了在親友、同事面前夸耀而強迫孩子去說,去表演;讓孩子感覺很不自然,反而產生對英語的逆反情緒。每次家長開放日都會有孩子因為表現(xiàn)得不夠令父母滿意而遭到訓斥和指責,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
因為心理學家皮亞杰曾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huán)境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上的發(fā)展。"這也提出了家庭教育,家園配合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我們在工作中也嘗試著利用家園聯(lián)系手冊,家長開放日,家長學校等方式指導家長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聽說的家庭環(huán)境,將幼兒園所學的英語口語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讓幼兒有更多機會開口說英語。也欣喜的看到有的家長利用各種資源,激發(fā)幼兒學說英語的興趣。當然家長的知識水平和教育觀念存在的差異很大!但一顆愛孩子的心情卻是一樣的,作為教師也不予余力的激發(fā)家長參與教育幼兒的積極性,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3、開展情境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發(fā)現(xiàn)很多幼兒會說許多英語,既流暢又標準,但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便"啞"了。如,我對幼兒說:"Nicetoseeyou!"幼兒會回答我:"Nicetoseeyou!"卻從來不會自發(fā)性的用這句話跟別人打招呼,只是在別人對他說:"Nicetoseeyou!"后回答別人:"Nicetoseeyou!",造成幼兒只會說而不會用的現(xiàn)象,歸根結底是因為幼兒不明白每一句英語的含義。針對這種現(xiàn)象,不提倡教師教一句英語,馬上用漢語來解釋。我們應該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設情境,這種情境要生活化,幼兒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語的含義。例如:教師創(chuàng)設打電話、拜訪朋友的情境,使用與當前情景直接相關的英語,并輔以大量的動作和表情,還要盡量符合英語文化特點,使幼兒不借助漢語的中介直接理解教師的英語含義,然后再讓幼兒玩打電話、拜訪朋友的游戲,及時的鞏固了教學內容。以這種方式學習英語,幼兒即理解又能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