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的畫冊3
媽咪愛嬰網(wǎng) www.ideagreen.cn 2010年04月30日 15:57:11
①指1857年。是年12月4日哥本哈根第一次點燃煤氣路燈。
、谥浮陡绫竟w郵報》,海貝編輯。該報出版于1827—1830、1834—1837年間。這份報紙每期的封面上都有安徒生在此所說的哥本哈根的圓塔。
、鄣渹髡f中的超自然生靈,三只腿。它的出現(xiàn)預示死亡。
④見《沙岡那邊的一段故事》注7。
⑤、⑥見《小圖克》注8、9及10。
、叩湹臍v史專家們說,這可能是指阿布薩隆,16世紀的歷史學家們誤以為阿布薩隆原來叫阿克賽爾。
、唷案绫竟笔菑挠⑽模茫铮穑澹睿瑁幔纾澹钭g來的。而在丹麥原文中這個字由兩個詞組成,即商人和港口。
〔原注1〕引自格隆特維。(這里指格隆特維的作品《哥本哈根》,原載《詩作(卷6)》!g者)
、嵋姟豆夤鳚h的睡帽》題注。
、獍⒖速悹柕膶m堡的墻上豎著許多鐵叉。從宮堡的塔尖上望到海面,若發(fā)現(xiàn)了外來的船只,阿克賽爾的手下人便攻擊他們,將他們殺死,把人頭掛在叉上。當時人們把宮堡叫做絞刑堡。
、现负竭\商人在海灘附近修建的一座教堂。航海歸來,船主便去教堂作禱告,以謝神靈保佑。教堂以圣尼古拉命名,因他是船主們的圣人。
、械渿蹩死锼雇蟹蛞皇涝谒箘P爾斯寇爾被反叛者打敗后逃到羅斯基勒時,主教愛爾蘭德森令城門緊閉,不容許他入城躲避。
、训渿蹩死锼雇蟹蚨烙冢保常玻鼓陮⒏绫竟恰暗洚敗苯o霍爾斯泰因公爵。
、彝郀柕卢敗ぐ⒍啻,即瓦爾德瑪二世。
、右姟缎D克》注1。
⒃德意志北部諸公國結成漢莎聯(lián)盟,統(tǒng)管諸公國的外交;他們曾于1428年攻打哥本哈根,但無甚結果。
、赵冢保常叮纺隄h莎諸公國對丹麥國王宣戰(zhàn)后,丹麥國王瓦爾德瑪在沃丁堡的最高處豎了一個金鵝,以示對漢莎諸國的蔑視。
、钟鴩鹾嗬氖赖呐畠海ǎ保常梗础保矗常埃,1407年(13歲時)嫁給丹麥國王艾立克。
、字父绫竟髮W。該校于1479年6月1日建立,但并不是在“新建的校園”里,而是在哥本哈根舊市政府所在的院子里。
、刂该讋P爾·尼古拉(丹麥詩人和神父)的作品《圣母瑪利亞的玫瑰花環(huán)》、《創(chuàng)世紀》和《人類的生活》。但后兩篇并非喜劇而是詩文。
(21)這是13世紀時第一部用丹麥文寫的醫(yī)書。
(22)這是兩位丹麥作家的作品,截止到1477年。這個《丹麥記事》是丹麥第一位印書商人戈曼于1495年印的第一套書。
(23)參見《民歌的鳥》。
(24)伊麗莎白和勃蘭登堡約金姆一世于1502年結婚。
(25)克里斯欽二世(1481—1559),1513—1523年在位。
(26)指杜維克,古時丹麥有文人把杜維克的名字與“小鴿子”聯(lián)在一起。這位杜維克是一個荷蘭姑娘,克里斯欽二世1507年在挪威的伯爾根與她相遇,納她為自己的情婦。1516年克里斯欽二世將宮廷附近(今尼爾斯·亨明森街)的一個莊園贈給杜維克和她的母親居住。〔原注2〕“啊,真是難以相信,像漢斯國王這樣在一位虔誠、溫雅和高尚的人,他的孩子竟會在世上遭這樣大的不幸!薄⑷鸬隆ず胤茽柕。
〔原注3〕引自弗·帕魯?shù)ひ荒吕铡?
(27)丹麥海軍上將,在克里斯欽二世出逃時,獨自率軍抵抗斯堪的納維亞和漢莎聯(lián)盟軍。1526年不敵而逃往萊特蘭島。
(28)1537年克里斯欽三世在東公共草場(也就是安徒生這里所說的北公共草場)扎營,那是12年前他父親克里斯欽二世去世的地方。
(29)斯勞海克是牧師,克里斯欽二世的顧問。1520年曾隨克里斯欽二世血戰(zhàn)斯德哥爾摩,后在斯卡拉當主教,1521年當大主教。1522年因他在瑞典的暴行被解回哥本哈根燒死。
(30)指克里斯欽三世。
(31)這是一首丹麥的著名兒歌的兩句,安徒生在《各歸其位》中引用過前一句。
(32)丹麥教會改革家(1494—1561),擔任過的最高神職是里伯的主教。
〔原注4〕引自英厄曼。
(33)丹麥神學博士(1503—1560),錫蘭島(羅斯基勒)主教。
(34)丹麥首相(1494—1570)。
〔原注5〕引自保爾·穆勒。
(35)指丹麥國王克里斯欽四世。他的母后臨產(chǎn)那天獨自在野外散步,突然腹痛,于是她便躲到野地雜叢中生下了克里斯欽四世。
(36)哥本哈根交易所始建于1619年。
(37)羅森堡宮始建于1606年,完成于1634年。但它并不像安徒生這里所說在護城堤內,而是在當時的東護城堤外。
(38)大學生宿舍建立于1623至1628年間。
(39)烏倫尼亞是希臘神話中主管天文的女神,繆斯之一。烏倫尼亞堡是屈厄·勃拉厄的天文臺。參見《丹麥人霍爾格》注16。
(40)見《丹麥人霍爾格》注16。
(41)、(42)見《丹麥人霍爾格》注7。
(43)羅斯基勒大教堂自克里斯欽一世以來,便是丹麥君王和王后的墓地。迄今已有38位丹麥君王和王后被埋在這里。
(44)丹麥國王腓德烈三世。
(45)腓德烈三世的王后。
(46)艾麗昂諾娜是基爾斯騰·蒙克的女兒,基爾斯騰是帶著艾麗昂諾娜嫁給克里斯欽四世的。
(47)丹麥政治家(1520—1575),因種種原因于1546年被迫逃往德國。10年后返回丹麥,官至御前侍衛(wèi)大臣。
(48)丹麥貴族(1625—1699)。他在給他的情婦的一封信中講到王后阿瑪莉亞另有私情,被當局偵知而判死刑,但呂克已逃往瑞典。因此1661年他的死刑被缺席執(zhí)行。但在王后阿瑪莉亞死后,他又得允回到丹麥。
(49)烏爾費爾德和妻子曾在波爾霍爾姆島被囚過,后來逃住荷蘭、英國。在英國又被送回丹麥。
(50)、(52)烏爾費爾德自己講過的話。
(51)烏爾費爾德死在萊茵河的一條船上,尸體被他的兒子葬在一個沒有旁人知道的地方。
(53)這是丹麥詩人威爾斯特的詩《艾麗昂諾娜·烏爾費爾德》中的一句。
(54)瑞典國王,1658年在對丹麥戰(zhàn)爭中攻占了日德蘭半島和菲因島,古斯塔夫曾從朗厄蘭踏冰到洛蘭。
(55)見《從瓦托的窗子所見》。
(56)斯萬尼主教(1608—1668)初為錫蘭島主教;后堅決擁護君主專制,事成后被擢升為大主教。他的妻子指瑪莉亞·弗仁(1624—1693)。
(57)丹麥政治家(1598—1667)。他是1660年丹麥君主專制的最重要的支持者。
(58)西日德蘭和北錫蘭島在17世紀后期連續(xù)遭沙暴襲擊,大量農田被毀。
(59)1681年哥本哈根安裝了500多盞魚油路燈。
(60)在君主專制的初期,作為鞏固君主權的一種政策,丹麥實行了封爵和等級制,這是一種懷柔政策。當時有許多德國人得到了爵位。
(61)托瑪斯·金戈(1634—1703),神父和詩人。他用丹麥文寫過許多贊美詩。
(62)指格里芬費爾特。見《通向榮譽的荊棘路》注8。
(63)拿破侖在滑鐵盧戰(zhàn)敗后,被流放到意大利南部的圣赫勒拿島上。
(64)丹麥國王(1671—1730),1699年登基。
(65)塞赫斯臺茲(1664—1736),丹麥海軍軍官。他在1711—1715年北歐戰(zhàn)爭中顯示了指揮才能,1718年因與老貴族有牽連而被解職。
(66)丹麥海軍上將(1678—1719),1710年指揮寇易海戰(zhàn)有功。
(67)丹麥海軍軍官(1665—1710)。1710年在寇易海戰(zhàn)中,與他指揮的“丹麥國旗號”艦及艦上全體士兵共同遇難。
(68)丹麥海軍中的挪威籍軍官。
〔原注6〕引自卡爾·普勞。
(69)丹麥傳教士,人們稱他為“格陵蘭的先知。”
(70)1711年哥本哈根發(fā)生大瘟疫。
(71)1728年10月2日哥本哈根發(fā)生大火。
〔原注7〕引自克里斯欽·威爾斯特。
(72)見《丹麥人霍爾格》注14。
(73)由于受大火的影響,又由于虔誠信仰的興起,哥本哈根喜劇院在1728年后被關閉。
(74)德文,丹麥王子的意思。克里斯欽六世的王后索菲亞是勃蘭登堡公國的公主。由于她的影響,丹麥王室出現(xiàn)了濃厚的德國氣氛。
(75)比利時作曲家(1741或42—1813),以喜歌劇作曲而著名,他的作品常在丹麥上演。
(76)丹麥演員(1718—1773),以能即興表演和高超的藝術造詣而成為當時最著名的演員。
(77)丹麥國王腓德烈五世的王后(1724—1751)。
(78)丹麥國王克里斯欽七世的王后卡洛琳(1751—1775)。她嫁給克里斯欽七世時,丈夫已患精神病。她與政治家斯圖恩瑟關系密切。斯圖恩瑟被捕時,她也被囚于克隆堡宮。后因她與國王的婚事破裂,她被逐到德國漢諾威。有許多丹麥文人著文描述過她。
(79)1794年2月26日丹麥皇宮發(fā)生大火。
(80)約翰內斯·愛瓦爾德(1743—1781),丹麥詩人。他寫的詩中有一首叫《克里斯欽國王站在高高的桅桿上》。
(81)約翰·哈特曼(1726—1779),德國音樂家。1768年來哥本哈根就任丹麥皇家劇院音樂督導,他的創(chuàng)作為丹麥的歌唱劇奠定了基礎。
(82)1792年為紀念1788年廢除農奴制而豎起的高大石柱。此石柱今天仍矗立在哥本哈根市中心。
(83)丹麥王儲腓德烈在父親克里斯欽七世患精神病期間攝政,后為腓德烈六世。
(84)丹麥政治家(1735—1797),曾任丹麥外交大臣。他支持農村改革。
(85)、(86)狄特里夫·里汶特勞(1748—1827),丹麥地主,政治家。他贊成柯爾畢昂森(1749—1814)的農村改革主張。他們推動建立了農業(yè)委員會。柯爾畢昂森于1786年擔任了農業(yè)委員會的書記官。
(87)1841年烏爾費爾德廣場附近的居民聯(lián)名上書國王克里斯欽八世,要求鏟除那羞恥碑,國王赦令同意。隨于1842年5月23日夜至24日晨,碑石被鏟除。廣場改名為“灰兄弟廣場”。安徒生為此專門寫了一首頌揚的詩給克里斯欽八世。
〔原注8〕引自格隆特維。
〔原注9〕引自阿勃拉罕姆森。
〔原注10〕引自卡爾·巴格爾。(這是巴格爾的長詩《一個英國艦長》中的一段。安徒生這里講的這個故事,便是從巴格爾的這首詩中演繹出來的!g者)
(88)北歐神話中說,天神戰(zhàn)死后都歸宿于瓦爾哈爾,在那里得到治療。
(89)亞當·厄倫施萊爾(1779—1850),安徒生同時代的丹麥詩人。見《一串珍珠》注4。
(90)、(91)指奧斯特于1820年發(fā)現(xiàn)電通過線圈產(chǎn)生磁場。這里的詩是安徒生寫了獻給奧斯特的,此詩在安徒生逝世后才發(fā)表。
(92)指曹瓦爾森博物館,1838年始建,1848年完成,它坐落于克里斯欽斯堡宮(今丹麥議會和外交部所在地)旁的教堂的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