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背景:
手工活動對于幼兒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小孩有創(chuàng)造力","要解放兒童的雙手"。幼兒的手工活動,是幼兒將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 、技能技巧進行綜合運用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情感需要動手動腦制作出來的,手工操作不但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作品還會給孩子帶來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幼兒再創(chuàng)作的情感和興趣。紙條就是幼兒平時特別喜歡擺弄的材料,以紙條為材料的手工編織活動,是一種手工勞動,也是一種游戲,首先用彩色紙條進行編織,進而加深難度用繩子進行編織,把自己完成的作品作為裝飾品懸掛在教室里。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地位。
活動一紙條編織席子
教師在美工區(qū)投放了新的材料-各色的紙條用于新的編織活動-編涼席(平面編織)。這很快就迎了一部分人,在介紹時就開始躍躍欲試,選擇美工區(qū)的寶貝們一般是心靈手巧的寶貝,對新鮮的東西也很感興趣。介紹一結(jié)束,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紙條嘗試了起來。徐子云抓了幾根紙條就編了起來,幾根馬上編完了,不過編的是沒有規(guī)律的,她自己也感覺到似乎編的不對,拿起剛編好的看了又看,嘴巴中還喃喃地說著:"怎么不對呢,怎么編呢"?我走過去輕輕地摸了一下她的頭,鼓勵他說:"別著急,動動小腦筋,你可以從老師編的席子中找找秘密呀!"說完,我就走開了。讓她自己找找編織的規(guī)律。
。ê單觯簩τ谙裨圃七@樣主動、熱情、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在游戲一開始時,我就沒有過多的參與和指導(dǎo),而是留給了她更多的空間、時間,自己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結(jié)果驗證了我的猜測,結(jié)合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他很快就找到了編織的初步方法。)
不一會兒,我就聽到了她興奮的叫聲:"張老師,我編對了,我編對了",她大聲地叫著,仿佛要讓全世界都聽到似的。我做了一個"噓"的動作,遠遠的獎給他一個大拇指,并示意她繼續(xù)編下去。剛學(xué)會的她馬上又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活動。
等我再次靠近她時,她已經(jīng)把五、六根的紙條都編上去了,可遺憾的是她的每一根的順序都是一樣的,可她自己正得意地欣賞著,我拿起寶寶編的席子說:"讓我來試試云云編的席子牢不牢",說完我順勢一抖,"嘩",云云編的席子掉呀掉,只剩下最先編的那一根沒有掉下來。"這是怎么一回事",云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剛才那種得意的表情瞬間變成了一種尷尬,一種失落。我鼓勵她說:"看看草席上的第一根和第二根是一樣編的嗎?云云來試試把草席上的草拉拉松,找找席子為什么這么牢、為什么不會掉下來的秘密吧,好嗎?" 她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拿起了席子樣品,仔細的看了起來。我走開了。
只過了三、四分鐘的時間,云云奔到了我身邊,把那個編了兩根的席子使勁在我眼前晃:"張老師,我編出來了,對不對呀!對不對呀"我故作驚訝地說:"真的,你編出來啦!到底對不對,走,我們?nèi)デ魄颇憔幍暮拖訕悠芬粯訂幔?quot;我們一起回到了他原來的地方,云云忙迫不及待的拿起草席,說:"一樣的,一樣的。它上面先是上、再下、再上、再下……第二根是先是下、再上、再下、再上……現(xiàn)在不會掉下來了。"我輕輕抖了一下。"對了吧,沒掉下來吧"。云云神氣地說。 "喲!云云編的席子真牢呀,云云快快給小兔子編一張席子吧。""好哩"。
我細細地觀察著云云的表情,也許因為有了我的肯定,她顯得安靜而又信心十足;也許有了編兩根的經(jīng)驗,他似乎很有把握。很快,寶寶把一張席子編完了,我拿了小兔子毛絨玩具走了過去,"小兔子有新席子睡覺了。""啊呀呀,怎么啦?小兔子覺得睡在席子上怪癢癢的,席子上有些小洞洞,小腳都要漏到席子下面去了。" "寶寶給小兔子的席子編得讓它睡起來舒服點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