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智力發(fā)育指標
學齡前孩子發(fā)育具有以下指標,家長們可以根據(jù)以下指標來判斷孩子發(fā)育是否正常。
什么是學齡前智力開發(fā)?構成智力的5種因素
· 42個月
1.大動作:可以兩腳交替著上¥,雙腳并£從最后一級臺階跳下。
2.精細動作:模仿其他人畫正方形。
3.適應能力:能懂“5”,可以說出圖形的名稱。
4.語言:在家長的示范后能夠說出最少一個反義詞。
5.社交行為:可以自己穿上衣。
· 48個月
1.大動作:單腳站立5秒。
2.精細動作:可以畫出人像的3個部位。
3.適應能力:可以用4個1/4圓拼出圓形,可以說出6個圖形中的兩個缺什么。
4.語言:能夠說出一個梨子切了一刀有幾塊,還會講4個反義詞。
5.社交行為:可以回答出為什么飯前便后要洗手。
· 54個月
1.大動作:能堅持10s單腳站立,足尖對著腳跟走2m。
2.精細動作:可以用筷子夾住花生米。
3適應能力:可以獨自完成簡單拼圖,比如:對照指定原圖,將4片圖片拼出橢圓形。能夠說出圖畫中缺少什么,如有6處不同,說出3處即可。
4.語言:學會數(shù)手指,能說出常見物品的作用,比如鐘。
5.社交行為:認識紅黃藍綠4種顏色。
· 60個月
1.大動作:能夠接球。
2.精細動作:可以畫出人像的7個部位。
3.適應能力:能回答出“雞在水中游”這句話哪里不對。能夠說出圖畫中缺少什么,如有6處不同,可說出5處。
4.語言:認識10以內(nèi)的數(shù)字,說出兩種圓形的東西。
5.社交行為:說出桌子和鞋子由什么做成。
· 66個月
1.大動作:足尖對足后跟倒著走2米。
2.精細動作:畫出人像10個部位。
3.適應能力:分清左右,用兩片直角三角形拼出長方形。
4.語言:回答為什么要上班,窗戶有什么用,蘋果和香蕉有什么共同點等問題。
5.社交行為:回答出具體住址,回答2+3=?
· 72個月
1.大動作:可以拍2下排球。
2.精細動作:會用頭、胳膊、腿、身子形狀的紙片或者積木拼出小人,會寫出自己名字。
3.適應能力:知道今天是星期幾。
4.語言:回答出一年有哪四個季節(jié)。
5.社交行為:回答出如果撿到錢包怎么辦。
學齡前智力發(fā)育黃金期
在孩子智力發(fā)育過程中,有幾個黃金時期:
1.第一次:5周左右
此時,寶寶發(fā)育加速,各器官已經(jīng)成熟。比如,他哭時會流眼淚,心情高興是用微笑表達。孩子可以察覺外界的氣味、聲音,且能做出明顯反應。
2.第二次:8周左右時
此時,寶寶發(fā)現(xiàn)周圍環(huán)境不斷變化,是由具象可活動運動的物體組成。這種令人應接不暇的變化,寶寶會產(chǎn)生懼怕的心態(tài),但是躺在母親懷中,和母親一直處于一個親密的接觸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這種恐懼感。
3.第三次:12周左右
孩子發(fā)現(xiàn)了動作,明白了一些活動進展的過程。原本顯得笨拙的動作慢慢變靈活,可以自主控制行為。開始嘗試與人交流,通過尖叫、笑聲甚至咿呀學語的方式。
4.第四次:19周左右
知道抓東西。拿到的東西會轉動。愛看物品的活動過程,喜歡觀察和研究感興趣的東西,比如用手摸、用嘴咬等。
5.第五次:26周左右
此時,孩子開始慢慢了解事物之間有因果關系。比如有的按鈕按一下就可以產(chǎn)生動聽悅耳的音樂;也開始明白有些物品可以被其他物品包裹或者是被包裹;東西不但可以在遠處也可以在近處。
構成智力的五種因素
1.觀察力
大腦是否可以細致觀察外部事物的能力就是觀察力。在感受外界的過程中,對聲響、味道、濕度有一個重新的嶄新的認識,并且在觀察過程中對這些事物的本質產(chǎn)生新的認識。為了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有關觀察的訓練內(nèi)容。
2.注意力
指的是人的意識和心理活動聚焦于具體某一事物的能力。在專注于某一事物時不會被周圍無關的事情所打擾。比如孩子可以專注于讀書或者寫字但是不被其他有趣的事物打擾,這就代表孩子的注意力比較強。
3.記憶力
記憶力指能否長時間記住某些事情的能力。比如我們即使年紀大了也可以想起父母年輕時的形象,少年時期家庭環(huán)境或是其他一些場景,這就體現(xiàn)了記憶力的作用。
4.思維力
大腦能否概括、反映某種事物的能力就是思維力。孩子具備一定的觀察力之后,就會逐步將客觀事物進行分類,通過思維活動將其概括。
5.想象力
想象力指大腦對某一事物再創(chuàng)造的聯(lián)想能力。一般在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后才會體現(xiàn)這一能力的價值。比如可以根據(jù)一個熟悉的詞匯進行相關聯(lián)想。
學齡前智力發(fā)育特點
1.隨意運動的發(fā)展
對大肌肉的控制力越來越好,可以用正確姿勢奔跑,且能夠根據(jù)信號改變跑步速度和方向,在平衡木上行走也能保持身體平衡。
2.語言發(fā)展
詞匯量擴大發(fā)音慢慢準確,學會連貫清楚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學齡前(3-6歲)時,孩子的詞匯量快速豐富起來,比之前增多約三倍。不僅如此,而且詞類增多,語法也變得復雜,已經(jīng)會使用不少復合句。
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加強,開始連貫、流暢的講話。做游戲時會自言自語,自己與自己交流,這種情況被稱為內(nèi)部語言。
3.感知進一步發(fā)展
五六歲的孩子可以自己辨別方位和色彩。
4.形象思維和形象記憶發(fā)展
形象思維是指對物體的表象進行概括性認識,前提是必須有一個客觀事物的參照物。三歲之后的孩子的特點是形象思維,通過游戲和講故事的方式更易于他們記憶,死板的說教反而不容易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