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兒所教養(yǎng)員曾饒有興趣地作了多次試驗,在每次分蘋果時,讓孩子自己上來挑選。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挑最紅最大的蘋果,以 后的目光很自然地都集中到一半紅一半綠的蘋果,那些又青又小的蘋果被打入了冷宮。
為什么那些走路搖搖晃晃,話也說不清的小兒,能區(qū)分簡單的顏色、形狀和大小呢?
這是因為孩子從誕生時起,首先得到鍛煉的就是感覺器官。新生兒在邂褓中,手不能動,腳不能踢,但眼睛卻在不停地轉,視覺發(fā)展很快。4個月的嬰兒就能對顏色有分化反應,特別是紅色的玩具最能引起孩子興奮。之后,他又不斷地擺弄玩具。由于天天接觸各 種顏色、形狀、大小的玩具,使他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區(qū)分顏色、形狀、大小的本領。
有的媽媽羨慕別人的孩子懂的事情多,而自己又無從著手。那么不妨一試:給孩子認識某一事物時,讓他記住這事物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特點,然后與別的事物加以比較,有什么差異。因為每個事物都有它獨特的屬性,這樣當孩子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特征之后, 就很容易將此事物記住了。
掌握的顏色越多,對美的興趣越濃厚,自己畫畫,也能配顏色。 孩子盡早地區(qū)別形狀,對認字也打下了基礎。
因為小兒認字是記住字的整個形狀特點,尤其是中國的象形字,而不是記住多一點或少一橫。
當孩子養(yǎng)成習慣,經(jīng)常地對每一件事物從顏色、形狀、大小上區(qū)別它的微小差異,他的分析能力,辨別事物的能力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