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各方面發(fā)展都很好,是班上一個特別棒的孩子,無論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他總表現的那么令人滿意。
然而幾天前,在他媽媽的家園聯系的反饋中卻提出了這樣一個名詞“挫折教育”。她認為,我們不能總表揚他鼓勵他,相反的應多批評他,給他指出缺點。所謂挫折教育就是批評的教育嗎?看了她的反饋讓我深思良久。
在現今的教育教學中,教育的形式在不斷的改變,的確挫折教育是一個時尚的話題。然而,人們對它的了解還是知知甚少,只是了解其表面的含義。在幼兒個性發(fā)展階段,鼓勵可以增強孩子們的自信,讓他們有自信去接受任務及解決問題。老師的肯定及鼓勵是非常重要的,它會使他們的心態(tài)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然而,挫折教育對幼兒的發(fā)展也是及其的重要的,他們是相互結合的,所謂“挫折教育”我則認為是:幼兒在遇到困難及挫折時不要盲目的去幫助,而是需讓他自己去面對困難解決問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鼓勵他使他充滿信心,從而培養(yǎng)他一種適應社會的能力。這樣,當孩子步入社會就增強了這種適應社會的能力,敢于面對和解決問題。
作為老師發(fā)現孩子的錯誤并糾正錯誤是我們一名合格教師應該做的,只是在教育方法上我們比較注重孩子的感受,我認為其效果鼓勵要比批評要有成效的多。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但要適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