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能力的發(fā)展和知識的掌握多數(shù)來源于游戲。游戲是幼兒生來就喜歡的,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游戲在游戲的生活中具有與成人活動、工作和服務同樣重要的意義。"玩具的投放為游戲的開展提供了條件,可以促使游戲更為豐富。幼兒通過對玩具的操作,可以促進其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及感知能力,生活能力 的培養(yǎng)。(我國偉大的教育學前魯迅先生曾說:"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根據(jù)玩具及游戲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本學期我們圍繞"室內游戲玩具材料的投放與指導"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一.了解2-3歲幼兒年齡特點是進行玩具材料投放的前提基礎
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手的動作有了一定的發(fā)展,能學習握筆畫畫、穿珠、扣扣子、解扣子、捏泥和運用生活用品的等較精細動作,小肌肉群動作逐漸發(fā)達,為今后的自理生活和使用工具打下基礎。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們投放了一些鍛煉幼兒小肌肉群動作發(fā)展的玩具,如:大小不同、繩子粗細不同的穿珠、穿管,從而鍛煉了幼兒手上動作的準確性和協(xié)調能力;我們還根據(jù)主題的變化改變操作的內容,如穿衣服、穿花等,這樣使同類玩具具有新鮮感,從而提高幼兒的游戲興趣,促使幼兒手的小肌肉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為了配合托班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還制作了練習緊扣的玩具"小魚穿花衣""花竹藍",幼兒通過反復練習緊解扣子,逐漸的掌握了方法和技巧,不僅鍛煉了幼兒小肌肉動作的發(fā)展又培養(yǎng)了幼兒穿衣緊扣的生活能力。
2-3歲是幼兒言語活動迅速發(fā)展的階段,為了抓住這一語言發(fā)展關鍵期,我們?yōu)橛變和斗帕硕喾N圖書、自制故事、兒歌圖片等玩具鍛煉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并通過"拔蘿卜""我給娃娃講故事"等的種形式來鼓勵引導幼兒勇敢表達,此時的語言已逐漸成為幼兒與人交往和學習的工具。
2-3歲的幼兒的感知覺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觀察力也開始發(fā)展,此時幼兒能分辨幾種基本顏色,圖形和一些日常熟悉的物品如交通工具、水果等。根據(jù)幼兒認知特點,我們投放了包括顏色、圖形、物品的分類玩具,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傊,只有了解2-3歲幼兒年齡特點,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玩具投放。
二.滿足幼兒興趣需要是對游戲進行指導的第一步
2-3歲幼兒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身快樂情緒的需要,教師要了解幼兒的興趣所在,滿足幼兒需要并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對游戲進行指導和材料的投放,會提高幼兒游戲的質量。有一次早飯過后幼兒陸續(xù)進入活動區(qū)游戲!痢列∨笥训"汽車城"推了一輛玩具大卡車大搖大擺地開進了"高速路",轉眼,他又看見"娃娃家"桌上的"水果"便拿起水果裝入卡車,嘴里還說著:"我開車把水果送到幼兒園去"。不一會兒卡車開到我身邊,××對我說:"郭老師,咱們給卡車照張像吧!"我答應后用手指繞了一架相機,對著卡車"咔嚓"一聲,照完像后告訴××"下午來取照片"。這次我抓住了幼兒的興趣,利用幼兒午睡的時間畫了兩輛大卡車,并剪了司機、水果的紙樣,供幼兒進行粘貼。下午游戲時我請幼兒幫忙"洗照片"。這個游戲是根據(jù)幼兒的興趣生成的,所以幼兒"洗照片"的時候興趣很高,粘貼得很認真,使幼兒在自主的游戲中促進了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痢列∨笥殉V钢"照片"上的司機說:"你看,照片上的司機是我。"
還有一次在"娃娃家"的游戲中,燕倪因為打電話和瑩瑩發(fā)生了沖突,在我一番說勸說無用的情況下,我利用另一部電話中有人打電話找燕倪接聽,轉移了燕倪的注意力,滿足了她的需要,這樣不但解決了游戲中的沖突,還使游戲繼續(xù)愉快的進行,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口語的表達能力。以上事例充分的說明了只要教師了解幼兒興趣,滿足其需要并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進行隨機適宜地指導,是十分有利于提高幼兒游戲質量的。
三.對幼兒的指導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