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買玩具也是一門學問,是寶寶要什么就給什么,還是由父母做主理智選擇呢?
邊艷陽:一走進玩具店孩子就不愿意動了,哪個都想要。我閨女到現(xiàn)在都有一個夢想,就是讓我開一個玩具店。不過我疑惑的是,有專家說帶寶寶去選玩具,他喜歡什么,你就給他挑選什么,這樣會不會給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
趙欣:我在挑選的時候最先肯定是先挑他躺著能玩兒的,后來他慢慢能坐了以后,再挑一些他坐著能玩的。
謝宏總結(jié):個人認為選擇玩偶最好讓小朋友自己到玩具店去選,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去幫他選。你可以跟他約定條件,每次挑一件兩件,他拿不動了你不要給他拿。教育他不要玩一個扔一個,這是不好的。
主持人:買玩具到底是買適合他這個年齡階段的,還是高于他的比較好?
趙欣:我選購?fù)婢叩臅r候,發(fā)現(xiàn)1歲以內(nèi)的玩具品種比較少,大多數(shù)都是3歲以上的孩子玩的玩具,3歲以內(nèi)的玩具好像不是特別多,所以我家寶寶現(xiàn)在都玩3歲的玩具。
媽媽團:我還是嚴格按年齡段來買的,比如我家孩子1歲左右的時候,屬于認知階段,我就給他買認知類玩具。
媽媽團:我倒沒特別注意年齡的問題,比如這個玩具標明適合3歲的孩子,因為可能玩法復(fù)雜一點,但是如果給2歲的孩子,他照樣可以玩,玩法不一樣而已,我覺得玩具沒有固定的玩法。
謝宏總結(jié):理論上講肯定是適合的就是好的,但是每個小朋友是有差異的,如有些3歲的小孩可能會對4~5歲孩子的玩具感興趣,你就讓他玩,他只要感興趣,能玩就沒問題。其實對小朋友來說,他沒有玩具的概念,家里任何的東西,包括碗筷,對他來說都是非常好的東西。只要沒有安全問題,不要去阻止他,因為你去限制他,反而可能把他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扼殺了,說不定他未來是個天才,就被你家長扼殺掉了。
對話謝宏
正確玩玩具
玩具買回來就一切OK了?當然不是,帶玩具回家只是第一步,家長還要陪著孩子一起游戲,也要防止玩具可能帶來的負面作用。
主持人:過分依賴玩具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嗎?
媽媽團:有很多玩偶陪著我女兒睡覺,甚至那些玩偶擠了她睡覺的地方,她也不愿意把它們請下床去,這會不會有點過度依賴玩具了?
邊艷陽:我女兒平時跟小朋友接觸很多了,可是她會害怕小朋友,依賴玩具,跟她的玩具玩兒,不跟小朋友交流。她跟那些玩偶一起吃飯,一起做游戲,一起睡覺什么的,把她的生活習慣延續(xù)到那個玩偶身上。我女兒會不會對這個玩具有點太依賴了,還是我們買的毛絨玩具太多了,有沒有什么玩具能夠幫助她內(nèi)心堅強一點?
趙欣:有一個男寶寶,他天天要把一個玩偶抱在手上,包括睡覺。我的寶寶一直是由我自己帶的,每天都會給他安排一些互動,平常跟他一起玩的寶寶固定的有四五個,基本每天都會見面,他還好的。
謝宏總結(jié):說到讓內(nèi)心堅強的玩具,倒是有一種克服恐懼的玩具。對于只和玩具玩的小朋友,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家交往。家長可以選擇一些需要分享、需要和他人一起游戲的玩具,家長應(yīng)該想辦法策劃一些小朋友一起玩的游戲。
主持人:你們買過那種家長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的玩具嗎?
邊艷陽:我們家有一套廚房的所有用具,一般都是我們一起玩兒的,可以拿出小鍋、小碗、小盆,還有食物什么的,可以一起去做飯用的。
媽媽團:我們家是兒子,我給他買過很多積木,有樂高的、多紛的,但現(xiàn)在我兒子特別喜歡多紛的,因為我可以跟他一塊搭大房子、搭汽車,還可以搭一些數(shù)字什么的。
趙欣:吹泡泡那個算不算?因為他還不會吹,但他喜歡泡泡,然后我們大人給他吹,讓他玩。
謝宏總結(jié):應(yīng)該說只要可以一起玩的都是。以前我們傳統(tǒng)的觀念是玩物喪志,這是需要扭轉(zhuǎn)的,不要以為這些玩具只是寶寶自己玩的,還需要家長參與。玩具可以幫助小朋友開發(fā)早期智力,培養(yǎng)EQ,幫助小朋友建立愛心,包括幫助他發(fā)展人際關(guān)系等,F(xiàn)在有一個數(shù)據(jù),中國人在玩具消費上人均不到10美金,美國平均是260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