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鞭炮”就不發(fā)出聲音。
4、如果“鞭炮”沒有聲音,孩子要問爸爸(或媽媽):“我可以過來嗎?”大人回答:“不可以,因為鞭炮是危險的。但你可以遠遠地看!边@樣,還可以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呢。
拜年
爸爸媽媽講故事——古代拜年趣事
新年里,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到親朋好友家祝賀新春,就是拜年。在古代,有關(guān)拜年的趣事有不少呢!
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大戶人家如果親朋好友太多,難以一一登門拜年時,就會派仆人帶著自己的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而那時,各家門前也都會貼一個紅紙袋,上面寫“接!,正好可以放“飛帖”!帮w貼”一時還成為了拜年的時尚呢!據(jù)說,“飛貼”后來就演化成了現(xiàn)在的賀年片。
拜年時的祝福怎么說
過了年,就是猴年了。讓孩子戴上小猴面具,給森林里的朋友們拜年吧!
游戲玩法:
1、讓孩子頭戴面具扮演“小猴”,爸爸和媽媽扮演小猴的朋友(例如“山羊伯伯”、“河馬奶奶”、“小松鼠姐姐”……)。
2、“小猴”看到不同的朋友,要用不同的問候用語。例如,看到“山羊伯伯”,說:“山羊伯伯,新年好!祝你身體健康!”看到“小松鼠姐姐”,說:“小松鼠姐姐,新年好!祝你學(xué)習(xí)進步!”
3、讓孩子知道,向不同年齡的人拜年,問候用語是有所區(qū)別的。給爺爺奶奶拜年,要祝福他們“身體健康”,給叔叔阿姨拜年,要祝他們“工作順利”,給哥哥姐姐拜年,要祝他們“學(xué)習(xí)進步”等等。其他,如“新年快樂”、“萬事如意”等祝福的話語則適用于各種場合。
大家來舞獅
爸爸媽媽講故事——舞獅的風(fēng)俗
舞獅的傳統(tǒng)習(xí)俗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老爺爺?shù)脑娭羞描寫過舞獅的情景呢:“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棠緸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紫髯深目兩胡兒,鼓舞跳粱前致辭!闭率宓脑(jié)、集會、慶典的時候,有了舞獅,別提有多熱鬧了!
環(huán)!蔼{子”動手做
3~6歲的孩子,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利用各種廢舊的材料來制作“獅子”。為什么要用廢舊材料來制作呢?您可以在制作的過程中,順便給孩子講講環(huán)保的理念。
材料:一塊像報紙大小的布(如舊浴巾、舊毛巾被、舊桌布……);各色碎布;兩個大紐扣;塑料臉盆;針線;膠布。
制作方法:
1、把布攤開,在布的前半部分縫上兩個大紐扣,這是獅子的眼睛。
2、把各種顏色的碎布剪成獅子的嘴巴、鼻子、眉毛、胡須等形狀,縫在這塊布合適的地方。
3、把塑料臉盆反扣,用膠布把做好的獅子頭的布和臉盆底粘在一起,一只可愛的小獅子的頭就完成了!
我也來舞獅!
新春佳節(jié),大街小巷一片喜氣洋洋,尤其是舞龍舞獅這種民俗表演,更能增添不少熱鬧的氣氛,您的孩子是不是也充滿了好奇?躍躍欲試?
您可以讓孩子手舉臉盆,學(xué)學(xué)電視里舞獅的樣子!如果家里來小客人的話,建議再多做幾個,大家一起來舞獅!
袋鼠的新年禮物
新年里,可不能光在家里吃吃睡睡,還要多做運動,鍛煉身體。這個游戲可以一家三口一起來玩,另外,爸爸媽媽可別忘了給孩子準備新年禮物哦!
適合年齡:3~4歲的孩子。
游戲目的:
1、提高孩子的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
2、培養(yǎng)孩子在游戲中的合作精神。
游戲準備:
各種新年禮物,如新年賀卡一張、氣球一個、巧克力一盒等。
游戲玩法:
1、媽媽和孩子分別扮演“袋鼠媽媽”和“小袋鼠”,爸爸扮演“新年樹”,“樹”上掛滿了新年禮物。
2、“小袋鼠”雙腳站在“袋鼠媽媽”的腳背上,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