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觀念強調“男主外,女主內”,教育子女時,媽媽往往承擔了更多責任!吨袊彝ソ逃F狀》白皮書顯示, 超過半數家庭由母親主導孩子教育,由父親主導的不到兩成。盡管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陪伴的重要性,但爸爸在孩子教育與陪伴中卻明顯缺位。這種育兒方式不僅讓媽媽很累,也對孩子成長不利。
父親在家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3歲前,父親經常不參與成長過程,孩子很難與父親產生親近關系,內心也會缺乏安全感。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男孩多會模仿父親,女孩則將父親視為擇偶標準。如果父親角色缺失,孩子很難建立明確的人生方向。所以,爸爸要積極參與家庭教育,媽媽也要舍得放手,多給爸爸照顧孩子的機會,慢慢培養(yǎng)帶孩子的興趣,積累育兒經驗。另外,爸爸要學會表達愛,可通過以下方式,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迎合孩子的興趣。多跟孩子接觸,了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和內在需要。這樣不僅可以和孩子玩得更開心,而且孩子會因為爸爸了解自己而感到幸福。
重視孩子的問題。多傾聽,當孩子提出問題時,不打斷也不拒絕,耐心聽完,再分享自己的看法,然后邀請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無形中增進了親子關系,孩子以后碰到問題,都會主動跟爸爸說。
聊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不要一味關心孩子的學習,應該努力做個有趣的爸爸,給孩子一些新鮮話題,讓孩子多表達想法。跟孩子聊天時,可以說“今天學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嗎”“你要不要聽我講一個好玩的故事”,打開孩子的話匣子。
制造外出機會。其實,孩子特別喜歡跟爸爸單獨外出,沒有媽媽在,孩子在外面更加依賴爸爸,爸爸的身份和重要性也會更加凸顯。而且,男性獨有的不畏艱難的精神和博大的胸襟,能陶冶孩子的性格,賦予他們獨立自信的品格 。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對他們的教育與陪伴不是家庭里一個人的事,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努力,共同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