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上學的路上不留神撞上摩托車、與家中寵物嬉戲時被咬傷、倒開水時不小心燙傷……這些看起來似乎毫無聯(lián)系的傷害事件,往往被大多數(shù)家長視為孩子成長期間無法避免的煩惱,他們只有無奈地面對現(xiàn)實,在焦慮和痛苦中祈禱不再出現(xiàn)新的意外。更令人不安的是,很多家長都沒有自覺意識到家庭環(huán)境中還潛藏著很多威脅孩子安全的因素,成人的很多生活習慣沒有充分考慮到對孩子的影響:在農村,父母經常將散裝農藥裝進可樂瓶,屢屢導致孩子誤食;在城市,一些父母和兒童一起睡覺,發(fā)生多例致使嬰兒窒息的慘劇……
有關抽樣調查表明,我國因意外傷害造成的兒童死亡占兒童死亡總量的26.1%,即每100名死亡兒童中就有26人死于意外傷害。目前每年約有16萬0至14歲兒童死于意外傷害,約有64萬兒童因傷致殘。兒童意外傷害已經超過4種常見兒童疾病(肺炎、惡性腫瘤、先天畸形和心臟病)死亡的總和,不僅導致兒童傷亡、殘疾,而且嚴重影響到了兒童的身心健康、正常發(fā)育和學習。
在濟南市中心醫(yī)院小兒外科采訪時,看到因意外傷害而入院的孩子比比皆是,對此,濟南市中心醫(yī)院小兒外科主任劉月忠對筆者說:關心兒童安全,預防意外傷害,是社會、家長和醫(yī)生的共同責任,他呼吁社會、呼吁家長多關心孩子的安全,避免孩子受到意外傷害。筆者在濟南市中心醫(yī)院小兒外科采摘了一組因意外事故受傷害的患兒,也希望能引起我們大人的重視。
誤喝燒堿可憐娃娃"封喉"
"叔叔,我的嘴巴好痛哦!",某化工廠的一位工作人員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4歲半的孩子痛苦的嚎叫,口唇、舌頭腫脹,他一看到孩子腳邊的那個可樂瓶子,就大體上明白了事情的原因:"遭了!孩子誤喝了燒堿!"隨即通知了孩子的父親。工作人員和孩子的父母立刻把孩子送到附近的醫(yī)院,確診為口咽部以及食管的化學燒傷,孩子不能進食,即使給孩子端上他平日最喜歡的蛋糕,他也吃不下去。
父親把兒子轉入濟南市中心醫(yī)院小兒外科,小兒外科的醫(yī)生馬上給孩子做了鋇餐檢查后,遺憾地表示:孩子的食道上、中、下部位均被燒傷,供食物進入身體的食道已經完全被封閉,根本不可能再正常進食了。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劉月忠主任親自給孩子做"胃造瘺"手術,在左上腹部打一個洞,把管子插到胃內,用來注入營養(yǎng)素,改善孩子的營養(yǎng)情況。過一段時間以后,可以用孩子的部分結腸轉移到胸腔,來替換食道。
記者在院內還見到另外一個喝了鹽酸以后導致食管燒傷,食管狹窄的孩子,是父母領孩子來醫(yī)院做食道擴張術的。據劉主任介紹,這個孩子是把裝在礦泉水瓶子里的鹽酸(家庭清潔準備的,就放在餐桌上)當成了水,喝了一口。因為食管化學燒傷導致食道狹窄,需要做數(shù)次食道擴張。
搶救三歲的孩子
一位三歲的小孩,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母親在家里做飯,孩子在自己家門口玩耍,這時院里停著一輛面包車,而孩子玩著玩著就到了面包車的尾部。車上的人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倒車的時候把孩子擠到了后面的墻上,導致孩子膈肌破裂、肝挫裂傷,形成創(chuàng)傷性膈疝、創(chuàng)傷性濕肺,命懸一線。
多少個假如、用孩子們的多少痛苦才能喚起我們成年人的安全意識呢?
暑期兒童意外傷害如何及時處理
暑期伊始,跌落、誤食、燙傷、溺水……各種各樣的兒童意外傷害事故連續(xù)出現(xiàn),專家提醒,家長要留心看護細節(jié),對于各種急救措施,要成為"知道分子",出現(xiàn)傷害時及時處理。
○●男孩更易出現(xiàn)意外傷害
"一到暑假,孩子就像放飛的小鳥,到處活動,不再僅僅局限于學校和家庭,孩子對外界的認識還不是很充足,就容易發(fā)生意外傷害。"鄭州市兒童醫(yī)院黨辦主任劉妍說,"最近的數(shù)據表明,因為意外傷害來就診的兒童增加了二至三成,往年醫(yī)院的統(tǒng)計材料也表明,每年的暑期,都是孩子意外傷害的高發(fā)期。""暑期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fā)期,但不一定就集中在暑假初期,目前來說還不是非常多。"鄭州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劉暢說,"從臨床上看,因為男孩活潑好動,比較沖動,發(fā)生意外傷害的比較多一些。""誤食誤服、燙傷、溺水,這些都是易發(fā)的意外傷害。"鄭州市兒童醫(y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yī)師周麗說,"家長還是應該了解一些意外傷害預防和緊急處理的辦法,做個'知道分子',將危害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