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孩子的教育也離不開幼兒園。特別是在幼兒期,4-6歲,是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期,和學習態(tài)度的建立期,這段時間,我們不強調(diào)孩子學會很多很多的知識,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去體會尋找學習中的樂趣。但好的習慣和態(tài)度一定要有,有了良好的態(tài)度和習慣,以后的學習就會如魚得水,青云直上。如果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在被動、家長的督促下學習,即使有好的學習效果,這種效果也不會太長久,因為這不是孩子自愿的,是被逼迫的,他沒有找到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厭學。所以說:"教育一定要考慮到長遠利益"!就是在體育運動方面也同樣強調(diào),"基礎動作的學習一定要正確,要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性"。而不是說學完一個動作就算完事了,要考慮到這個動作在以后更高級動作的銜接上是否有利。這也正是我們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時應該遵照的規(guī)律。精彩的人生就像是一場百米賽跑,最初的起點都是一樣的,在跑的過程中應該是一直加速沒有停歇的,然而,冠軍只有一個,每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每位家長都要正視自己的孩子,認識到自己孩子的實際能力,客觀的來評價他。在我的教育工作過程中遇到過這樣的一位孩子的媽媽,家庭經(jīng)濟條件也是很優(yōu)越的,她一直認為自己的兒子是很棒的,但在事實上,這個孩子在班級的表現(xiàn)是讓我擔憂、頭痛的一種,從來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識,不愿意和別人的小朋友交流,結果,當別的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時,他卻僅僅會說一加一等于,更不要說寫自己的名字,自己吃飯穿衣了……對于這些問題我也和孩子的媽媽多次交流過,但結果只有一個,媽媽不愿意正視自己的孩子,還是以自己的方式在關照著孩子。這種教育讓人擔憂。
生活中我碰到過這樣的一位孩子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上一所好的小學,不惜花上幾萬元。這位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試問這樣的投入是理智的嗎?"成器的樹,不用扶",難道只有重點學校才是最適合你孩子的嗎?孩子要成材,我相信不管在那里,他都一樣能夠?qū)W好的。這種過分的給予則只能給孩子更多的傷害?傊,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固然重要,我們還是有選擇的,給孩子合適的環(huán)境,但決不一定是最貴的才是最適合的。
2.幼兒身邊的特殊人群對幼兒的影響:
孩子身邊的第一個特殊人群就是老人,一般來說,教師在作家長工作是都害怕與老人打交道。從目前的社會形態(tài)來看,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身子女,父母親整天忙于工作,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顧著孩子。老人們的細心,對孩子過分細心,還有來自孩子父母的壓力。所以不敢也不原讓孩子有什么散失。包辦孩子的起居是常有的事。殊不知對孩子來說,"給予的越多,他就得到的越少"。為了讓孩子不受凍,冬天裹上幾件棉衣,炎熱的夏天還不肯讓孩子脫下棉褲,弄的孩子外面出大汗,里面出小汗。出完了汗就開始感冒,還不知道怎么回事。再加上孩子愛動的天性因為厚厚的衣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長期下去也就形成了很多孩子運動起來不協(xié)調(diào),,做事慢吞吞,動作反應遲緩……還有很多老人把自己的孫子看成寶貝,舍不得孩子的父母把孩子送出去學習、鍛煉,要天天放在自己的身邊才算放心。再則就是老人們過低的評定了孩子的能力,認為孩子小什么事情都不讓他們?nèi)プ,孩子得不到鍛煉自然什么都不會了。其實孩子本身的能力是非常強的,只是很多時侯我們沒有很好的挖掘它。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老人帶的孩子比其他孩子能力要差。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孩子感覺很溫暖,但是總有一天孩子是要自己生活的,為什么不教給他本領呢?一般來說,孩子在老人身邊都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從來不需要自己思考,操心做什么事,孩子的依賴心理就很容易就養(yǎng)成了,這種思維方式帶到了以后的學習中,也是件很麻煩的事。我們教育孩子就是要讓他從小養(yǎng)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明白,不少教育問題,如果我們只著眼于教育本身,往往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有時必須從源頭上下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我的鄰居中有兩個年齡相仿的小男孩,一個是爸媽不在身邊爺爺奶奶照顧的圓圓,一個是父母自己帶的明明,兩個孩子也經(jīng)常在一起玩,但在性格上卻差異很大,有一次,明明爸媽去上班,他一人在院子里玩,但到了中午,爸媽因為忙沒有趕回來做飯,明明急了,肚子餓了怎么辦呢?他敲開了樓下鄰居家的門:阿姨我可以在你家吃頓飯嗎?我爸媽沒有回來。天真的孩子這樣的要求誰愿意拒絕呢!類似的事情后來發(fā)生在了圓圓的身上,他很無賴,不知所措,結果他餓了一頓飯。事情似乎很平常,但要思考的問題卻很多。事實上,明明的能力確實比圓圓要強很多,當明明自己學會吃飯穿衣時,圓圓還在奶奶懷里撒嬌;當明明在幼兒園受到老師的好評時,圓圓還在奶奶懷里畏畏縮縮……圓圓的奶奶對他的照顧肯定是沒有話說的,但是有沒有想過,孩子總有一天要自己面對生活的,這樣的關懷不也是對孩子人生的一種傷害嗎?達爾文的自然進化論,在人類的競爭中也一樣適用,人不學習生存的本領,同樣會"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所以我們千萬要明白,不要等到要被淘汰時才想起要學本領,那時恐怕已經(jīng)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