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輸給了輔導班(2)
媽咪愛嬰網 ideagreen.cn 2007年05月15日 11:19:50
他?這個從浙江農村奮斗出來的中青年男子答:“這個社會競爭太激烈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另一位母親,給5歲的兒子報了3個輔導班,面對不快樂的孩子,母親一次又一次硬起心腸,“我們輸得起金錢,輸得起青春,可我們輸不起自己的孩子。” 這是廣大家長共同的心聲。正如那本就叫《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書中所寫,“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競爭不斷加劇的朝代。前人燦爛的生命和業(yè)績,以及恥辱,以及傷痛,至今依然在塵封的歲月中震撼人心。先哲們說,人生而平等。但人往往生而不平等。人生沒有絕對平等、公平的起跑線!家長在幼兒園時期就為孩子“開小灶”,目的只有一個,為孩子的求學路上設置一條理想的起跑線———好的小學。高太太從臺灣來上海做生意十幾年了,女兒媛媛在滬上一家教育質量遠近聞名的小學念一年級,“考上這個學校,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1000多個孩子報名,只錄取100名。”高太太說,考試進行了兩天,內容包括數學、英語、看圖說話……當然,孩子的“才藝”也很重要,很多六七歲的孩子已經有證書一大摞,什么鋼琴5級、劍橋英語、跆拳道……高太太說,幸虧媛媛在幼兒園就上了英語和數學的輔導班,還投了名師學習鋼琴和芭蕾,才“具備一定的競爭實力”。浦東某外國語小學也是熱門學校,報考者擠破了門檻,強手如林,一位老師向記者透露了考上該校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數學,要會100以內的加減乘除,英語,至少能夠簡單的會話,漢字,認識500至1000個左右!“我們認識的一個女孩在學前就識字上千,上學后如魚得水,現在是重點中學的尖子生;還有一個男孩從小被逼著學鋼琴,現在進了音樂學院,他很感激父母當時的做法。希望兒子長大后也可以理解我們!备呦壬f,即使孩子現在恨他,也認了。高考“斯芬克斯之謎”這兩年,有一本叫《素質教育在美國》的書很流行,作者是留美教育學博士,他以自己兒子在美國上學的經歷,描繪了美國和中國基礎教育的差距:美國小朋友還在捏著指頭學算10以內的加減法時,中國的孩子已會多位數乘除法。有的留學生帶著他們的孩子到美國學校注冊,學校說,孩子數學三五年內都夠用了……但小時了了,大卻未必佳,“美國學者贏得的諾貝爾獎最多,而中國高校無任何人獲得過諾貝爾獎”。這位博士問:為什么我們的教育會“起跑領先,沖刺落后”?一位家長這么回答:寒窗苦讀十數年,誰不是靠死記硬背,題山題海中“過關斬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通過考試!然而最終的苦果是,“中國的孩子只會答題不會其他”。這位家長給有關部門寫了一封公開信,信中說:高考已經成了中國教育最大的一個“結”,一個斯芬克斯之謎!胺謹党闪怂腥说闹笓]棒,輕而易舉地把我們大家都給綁架了!”是高考制度在扼殺童年、湮沒創(chuàng)造力?在本屆全國人大會議上,一位代表甚至發(fā)出了“廢除高考”的建議。“高考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惟一方式,是社會公正應有之義!睆偷┐髮W哲學系的教授王德峰說,美國也有高考,進哈佛耶魯,未必比考中國的清華北大更輕松。但問題是,很少有美國孩子,會為此在幼兒園階段就要做準備,考試的壓力,至少要到高中時才有所體會。所以美國孩子的童年大多輕松。反觀目前的中國,競爭卻被無比提前了,甚至提前到了幼兒園時代。考一次試,排一次名,這對幼小的心靈是怎樣一種折磨!“當我們的孩子正是少年勵志時,卻常常要承擔失敗的打擊,更過早地承受了功利主義的殘酷!蓖醯路逭f,競爭不是壞事,但不能把競爭的壓力貫徹到人生的方方面面,那樣會毀了孩子的心靈。父親的“悔恨和熱愛”這是一件真事?一個孩子周末要上四個輔導班,周六晚上,孩子很誠懇地對媽媽說:明早別六點叫我起床,提前半個小時吧。母親還以為這孩子真懂事,想抓緊時間學習。誰知一問,卻大相徑庭:“我昨天玩的時間太少了,明天早上我要早起來玩半個小時!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