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兒童的觀察能力很強,對錢產(chǎn)生的興趣早于其他事物,孩子似乎從三歲開始就認識錢,知道錢可以買東西的,我們不妨抓住這個時機,開始對孩子進行經(jīng)濟意識教育。
在孩子2、3歲時,就可以隨機地讓孩子學習認識硬幣、紙幣和幣值。經(jīng)常有意識地帶孩子到商店,看大人用錢交換商品。一路上可以與孩子交談,用幾元錢或幾角錢買了什么,如1元錢買了一包話梅等,讓孩子感受錢與物的交換。
在孩子4、5歲時,家長可以教育孩子,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在什么單位工作,每月有多少工資,有計劃用錢,供孩子上幼兒園、家里買菜、付水電煤費等。孩子可以學習用錢買簡單的商品。如小玩具、小食品等,開始時最好有家長在場,以便及時給予指導。我們家長注意培養(yǎng)孩子理財,有“自己錢”的意識,為孩子準備一個儲蓄罐,鼓勵孩子把節(jié)約下來的錢投進去,過了一年半載,把儲蓄罐里的錢倒出來,和孩子一起數(shù)錢,一起商量買什么物品,讓孩子自由支配。如孩子喜歡的小玩具或者學習用品,使孩子懂得平時節(jié)約零用錢,積攢起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在孩子6、7歲時,家長有意識地帶孩子逛商店,引導孩子觀看商品價格的標簽,特別是觀看孩子喜歡的物品價格,這樣孩子比較感興趣,并促使孩子與“自己錢”的比較,對照有無購買力。
通過家長平時的教育引導,能啟蒙孩子初步的商品意識、理財意識,培養(yǎng)孩子節(jié)約用錢的好習慣。為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