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輩媽媽經(jīng)驗談
不要窮追猛打
女兒小蟲在3歲左右的時候老是喜歡說“屁股、屁股”,說完以后還看著我們一陣猛樂,想看看我們的反應(yīng)。我聽了雖然尷尬,但是思忖家里沒人這么說話啊,索性大家都不做聲,小蟲說了一陣子就覺得沒意思了。孩子也是這樣,越見著有人關(guān)注,他們就越來勁,相反如果大家只是冷眼旁觀,孩子卻會自動偃旗息鼓。
用苦肉計
兒子前一秒鐘保證不說臟話,后一秒就故計重演。于是我就想點新花樣來。“寶寶你一說臟話,媽媽就覺得耳朵疼!”兒子聽到這樣的話,通常就會來安慰我。這樣的方法來對付一些小孩子,比較有效。有時候和他們說大道理,他們也不明白,不如表現(xiàn)地弱勢一些,可以讓孩子就范。
用卡通形象當(dāng)幫手
看動畫片的時候,可借用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來幫助教育。比如:“天線寶寶多有禮貌啊!”“奧特曼從來不說臟話啊!”給寶寶念故事的時候,可以抓住機會告訴寶寶說:“白雪公主多乖啊,你看壞皇后這么對待她,她沒有說臟話!”等等。把教育穿插到休閑時刻,這樣的教育更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該出手時就出手
我記得兒子快三歲時,不知道從哪里學(xué)了一句臟話,幾乎成了口頭禪。我開始還耐心地跟她說:“好孩子不能說這種話”、“再說我們就都不喜歡你了”……結(jié)果她依舊我行我素。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了,狠狠地往他小屁股上一頓很揍。兒子也怪可憐的,邊哭邊說:“我再也不說了。”后來倒真沒說過。跟小孩子講太多的道理是沒有什么用處的,只有讓她記住做錯事是要受到懲罰的,她心里才會樹立起行為準(zhǔn)則。
不予窮就,靜觀其變
孩子說了難聽的話,做父母的應(yīng)該分清具體情況和原因,有時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說的是難聽的話,只是覺得新鮮好玩,以為挺逗,故意說出來取樂或表現(xiàn)自己。這種情況,只要在孩子每次說話時表示不逗,不可笑,索然無味即可,幾次下來孩子就不再津津樂道了。
解釋臟話的含義
一天我和同事話,身邊的女兒突然插嘴說:“我靠!”我生氣地訓(xùn)斥她:“一個女孩子說那么難聽的話。”女兒分辯:“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在這么說!這個詞代表暈倒。“
我耐心地告訴女兒,這個詞絕對不是暈倒的意思,它代表著一句臟話。這兩個字單獨看很普通,但連在一起詞意就變了。變成了一個不健康的詞匯。以后你不能亂說。等你長大了,你就會明白。女兒似懂非懂地對我點頭,說她以后再也不說這個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