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寶寶,相當多的父母仍感到困惑與茫然。殊不知,最值得重視和探討的仍然是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問題,因為孩子將來各方面能力的形成無不首發(fā)于此,很難設想一個好逸惡勞的人能有什么聰明才智和能力。
那么,對孩子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又如何入手呢?讓我們先留意一下孩子早期的心理和行為的特點吧。
寶寶心理和行為的特點
我們經(jīng)?吹接變和嫔匙訒r,把沙子一勺一勺舀進小桶,然后倒出來,又舀進去,再倒出來,如此重復,不厭其煩。這是為什么呢?玩是幼兒的天性,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為。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對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探索世界的奧妙是他有生俱來的本能。當孩子將沙子一勺一勺倒進小桶時,看到沙子緩緩落進小桶,是那么流暢,這自然現(xiàn)象正是他“探索”的“奧妙”,他因有此“收獲”而滿足,而興奮,繼而又以不斷重復的行為,重溫對這種快感的體驗,而成為一種興趣,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好玩”。
好模仿是幼兒心理的一大特點。幼兒經(jīng)常以模仿成人行為的形式來“探索世界奧妙”的。如幼兒玩“過家家”、做飯、燒火等,這些模仿成人勞動生活的活動,從兩三歲就已開始,他們對成人的一切活動無不感興趣,總是以游戲的形式反復演練,自然樂在其中,其濃厚的興趣甚至于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教導寶寶的契機
父母朋友們,對孩子這些“原始”的意識和行為,想必你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了吧,但你們可知道,這正是對他進行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培養(yǎng)的絕好基礎與契機!
假如,你的孩子在玩水,你生怕他弄臟了衣服而大聲的斥責他,只能使孩子產(chǎn)生膽怯,畏懼的心理,這無疑遏制了他的天性,失去了勞動教育的機會。如果我們正確的引導幼兒,給他指明玩水的目的,親自洗手絹示范給他看,或教他自己動手洗,這時,在一個幼兒眼里,無目的玩水,竟能“收獲”到“干凈”的“甜美”,無疑是一種嶄新的體驗,幼兒體驗這種行為的過程,實質(zhì)上是把無意識地玩引導到了一個有目的的勞動的新的認識高度,這就是在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
因此,不失時機地引導,將無意識的玩耍導向有意識的勞動樂趣體驗,對幼兒勞動意識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為父母的更應利用幼兒善于模仿的本能,抓緊示范的機會,當好孩子的第一位教師,就顯得尤為重要。父母應留意孩子的每個玩耍的內(nèi)容,都付諸以有意識的引導,并有意識地提示說“你看這樣多好玩”。不僅如此,還要主動示范勞動,在你做家務等方面的勞動時,不要忘記帶著孩子,讓他看,讓他體驗其中的樂趣,吸引他自己動手。另外,電視圖像等現(xiàn)代化手段的示范作用都可利用。要放手讓孩子動手做,不要怕搞臟了衣服,甚至于不要怕會出什么危險。只有這樣,才有希望培養(yǎng)出孩子的勞動意識。這樣天長日久,勞動習慣也就養(yǎng)成了。當然也要注意適度,不要累傷了孩子而挫傷了勞動的積極性,相反地使之多體驗勞動成果,倒有助于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處處都有教寶寶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