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朋友好龍看見可愛的寶寶,都想抱一抱、摟一摟,不過寶寶就未必肯會給面子。
父母應該這樣:可以代寶寶講,“寶寶害羞,等一會和你熟了,就會讓你抱了!”讓大家都有臺階下。
如果孩子是慢熱型的,遇上拜年這個大場面,就要攬著孩子緊一點,讓他有安全感。例如遇到有胡子的叔叔,孩子可能會感到害怕,只有讓孩子先遠離一些,等慢慢熟了再彼此接近。
不肯回家
可能發(fā)生的事:孩子玩瘋起來往往會沒有時間概念,可能連飯也不愿意回家吃、覺也不愿意回去睡。
父母應該這樣:當孩子玩在興頭上時,不要驟然命令孩子停止,可以事先對孩子有所提醒,讓孩子有準備地接受。例可以對孩子說:“再玩十分鐘,我們就準備回家了。”也可因勢利導,淡化孩子的興致或轉移注意,用擬人的方法,幫助孩子結束游戲。比如對孩子說“小鴨子玩累了,要睡覺了,明明也該回家休息了。”
不肯和別的孩子交流
可能發(fā)生的事:如果對方有孩子,不管對方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大或小,大人總會要求自己的孩子與他交往,但這對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通常孩子會面面相覷,無話可說。
父母應該這樣:如果孩子之間年齡差異較大,父母要為他們找到話題后再離開。對于年齡相仿,但性格有差異的孩子,父母應陪在邊上,幫助他們尋找交往的“媒介物”,如:漂亮的小汽車、會發(fā)聲的娃娃等。等他們能交流了再離開。出門前,父母最好給孩子帶一個玩具,以幫助您的孩子與小朋友交往。
采編自:時尚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