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很不好,你不應該這樣說”,然后在離開圖書館后再向他作解釋。
專家的幾點建議:要看到事情發(fā)展的好的一面。好奇、沖動、沒有禁忌,這些都是寶寶的財富,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并了解周圍的世界,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培養(yǎng)文明用語并保持良好的舉止的習慣
平時大家一般都習慣在自己家里時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再注重“大眾禮儀”,其實這是錯誤的。寶寶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假如你對家人說話時總是使用不好的詞語,那么就不要指望寶寶會理解為什么他就不能說臟話。
·不要過多干涉寶寶
應該允許他們犯錯誤,允許他們去嘗試哪些是可以做的,例如獨自站在小矮墻上,而哪些是做不到的,例如穿著爸爸的大皮鞋去點心店。不要在聽到寶寶說“我想要”或“我能夠”的時候,總是用“不可以”來回答他,這樣會降低寶寶對自我價值的意識。
·鼓勵,促進寶寶養(yǎng)成好習慣
只有當寶寶做錯事時才予以關注是不對的,如果寶寶的表現(xiàn)很好,應該適時給與鼓勵,這會增加寶寶的自信,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了解寶寶的承受力
要時刻關注寶寶的身體及心理需求,假如你必須要帶寶寶去參加一個可能要持續(xù)一整天的婚禮,你可以讓保姆一起去,寶寶的承受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在需要的時候保姆可以照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