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快樂法”:孩子做錯事,又不聽教訓(xùn),那好,原定的郊游取消,什么時候認(rèn)錯了,再考慮恢復(fù)原來的計劃!
“自然后果承擔(dān)法”:新買的文具或玩具,就被孩子任意破壞,父母提醒孩子要珍惜,但孩子不聽。那好,以后就挑最差的文具或玩具買給你,反正你不珍惜嘛!
“沉默拒絕法”:有的孩子為硬要買一樣?xùn)|西而無理取鬧,他會賴在商店里不走甚至哭鬧,父母怎么勸說都無效。此時做父母的應(yīng)冷靜與耐心,給他來個沉默拒絕法,讓孩子去哭,用不了一會兒,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自己找個臺階收場。這樣來個兩三次,就能治好孩子的“無理取鬧”病!
對大一些的孩子,這種模式也是有用的。比如有的父母對做錯事的中學(xué)生講了很多道理都不奏效,這時候就可以使用這種“冷處理法”。有位做事冷靜的父親寫了張條子給念高中的兒子:“我的話,你聽不進去,我就不再說了,但錯誤就在你身上,就像病在你身上一樣是會發(fā)展的。”這位父親一直保持著沉默。而高中生卻天天把這張紙條拿出來看,感受到了父親沉痛的心和殷切的期望。后來他進了大學(xué)才明白,那段沉默的日子是讓他反思的日子,父親的克制與平靜是對他人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