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少工委和中央電視臺組織的“民族好少年”評選中,作為評委,我看到一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農家婦女教子的故事!
大山里有一個上中學的男孩子,見家里實在太困難,媽媽每天干活太辛苦,決定棄學。一天,她對媽媽說:“媽,我不念書了,幫你干活養(yǎng)家!边@位不識字的農家母聽了,一句話也沒有說,把兒子帶到玉米地里,掰下一穗青苞米,遞給兒子!昂贸詥?”母親問!昂贸!眱鹤硬唤獾鼗孛考。“青苞米是好吃,但是不能當飯吃呀!只有等苞米熟了,脫下粒,磨成面,才能當飯吃。咱家再窮,也不能誤了你的學業(yè)!”
男孩一下子明白了媽媽的心意:一個人有了知識,成熟了,才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從中他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志當存高遠”,“志不強者智不達!彼⒓捶祷貙W校,發(fā)奮讀書,終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并立場用現(xiàn)代科學來建設自己的家鄉(xiāng)!
這位農家母親雖然沒有文化,但她很會教育孩子,因為她自己就心平氣各,知道母親的責任不是逼孩子學習,而是教孩子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