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積極反應和興趣。這類交往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雙方更多以平等的、有來有往的方式進行,從而有助于孩子理解對方語言、體會對方感情,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在此期間,孩子不但學習了行為準則,而且懂得了許多社會交往技巧。
正確地表達父愛
父親的力量如此強大,為人父者應充分認識盡父親之責的重大意義。那么,父親應如何表達這種父愛呢?
1.付出時間相處
父親每天應該至少拿出二三十分鐘的時間來關注和參與孩子的活動,哪怕是給孩子講個故事,陪孩子搭一會兒積木,或者幫孩子洗個澡,甚至因故不能按時回家時,打個電話給家里,和孩子說上幾句話。不要小看這幾分鐘的相處時間,這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愛的存在。此外,父親還應參與孩子的游戲活動,成為孩子重要的游戲伙伴。
孩子的記憶深處貯存著父親與他在一起的時光,他們不僅從父親那里感受到愛,而且能從父親的氣質、情感、智力等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中,為自身的心理與智力發(fā)育補充養(yǎng)分。
2.愛要讓孩子知道
要知道,在外面掙的錢再多也比不上在家?guī)Ш⒆有量,再多的鈔票也換不來與孩子在一起共享的天倫之樂。事實上,現(xiàn)代社會中生養(yǎng)子女,只要經(jīng)濟來源穩(wěn)定,一般都不會有太大困難。但在充足的物質生活條件給予之外,如何才能讓孩子得到最適當?shù)慕甜B(yǎng),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快樂長大,才是每一位父母應該耗費心思和精力去關心的問題。父親要平常應多親吻、擁抱、撫摸孩子,讓孩子時時體驗到父愛的溫暖。
3.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作為父親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客觀地認識和對待孩子的長處和弱點,幫助孩子取長補短,樹立自信和勇氣。更不要擺出父親權威,命令和束縛孩子,迫使孩子完全按大人設計好的標準去發(fā)展。
4.了解、分享孩子的感受
盡管小寶寶還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但他們還是能用姿態(tài)和聲音表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孩子和成人一樣,他們也會壓抑不良的感受,當他們持續(xù)地處于不良情景刺激時,不良情緒也會滲透到幼小的心靈中,并還可能表現(xiàn)為生理上的不適以至疾病。因而父親要同母親一起了解、分享孩子的需要和感受,避免孩子體驗孤獨無助的感覺。
孩子的路還很長很長,父親要做的還很多很多。要讓孩子形成一個完整健康的人格,父親的作用是絕對不可忽視,也是絕對不可估量的。事實證明,從三四歲開始,孩子已經(jīng)逐步認識到“媽媽好,爸爸也好”的真正內涵。既然如此,別讓你的父愛停滯在心底,適時付諸行動吧,讓自己的孩子在父愛和母愛的共同沐浴下,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