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了,只要提到去奶奶家,丫丫就只一句話“要和弟弟打架。”然后執(zhí)意不肯去,態(tài)度特別堅決,無論心情多好,一提起此事,臉就暗下來。
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原因,以為只是丫丫不喜歡和弟弟玩,因為打架而傷了感情——我總感到奇怪,這么丁點的寶寶會記仇??要知道,兩個小朋友感情一直很好的,所以期間努力過幾次,想帶丫丫過去玩,有一次到了家門口她又“逃跑”了。
今天早晨看她很高興,想著這事就決定換個口氣。
“丫丫去奶奶家吧,”
“不去,丫丫會和弟弟打架”小臉果然暗了下來。
“沒關(guān)系的,媽媽不會生丫丫的氣奶奶也不會生弟弟的氣,小朋友一起玩會打架,但是過后還是好朋友。”
丫丫看著我的臉色(我絕對是微笑著,和謁的,可親的),想了想,點頭了。
我心里像是放下了一塊石頭。
終于找到根本原因,她不是不喜歡和弟弟玩,而是每次去前大人都會告訴她,丫丫是姐姐,是大孩子了,要讓著弟弟,不要跟弟弟打架。而兩個小朋友玩的時候難免會搶奪玩具發(fā)生矛盾,爸爸媽媽總是批評丫丫,而奶奶也會批評弟弟,所以對兩個人一起游戲有了恐懼和抗拒。
下午去奶奶家接她,兩個小朋友玩得很快樂,沒有打架,兩個人相處得特別特別的好,丫丫很開心,另一個已經(jīng)午睡了。丫丫跟我說,想看看弟弟醒了沒有,她很盼著弟弟醒,到了門口,又說,別吵到弟弟,不進去了,樣子好乖哦,走的時候又特別留戀,不想走了。
這就是可愛的孩子心理。大人們越是擔心會打架,越會發(fā)生。如果我們試著放開手,讓他們學會自己處理事情,她反倒沒有了心理壓力,心情放松自然會有好心情。
[查看精彩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