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小侄子,聰明活潑,可在老師和小伙伴心目中,他并不是個優(yōu)秀的學生,這使得小侄子有點自卑。
有一天,小侄子到我家來玩,我們一邊聊天一邊看電視。電視畫面的一組鏡頭把他吸引住了:幾頭獅子在海邊散步,一群海鳥就停棲在離它們不到2米的地方,悠閑地覓食。
這時小侄子突然問我:“叔叔,你說鳥為什么不怕獅子”?這突如其來的“怪”問題還真差點把我給問住了,我愣了一會兒回答:“它們好象也沒什么可比性呀,談不上誰怕誰。”
小侄子馬上反駁:“你說得不對。獅子是百獸之王,連高大的斑馬和羚羊見了它都害怕,這么小的海鳥應該怕它才對。”
我感覺小侄子的想法挺有意思,故意反問:“這問題也不難回答呀!那你說鳥為什么不怕獅子?”“噢——叔叔,我明白了,鳥有翅膀會飛,獅子根本抓不到它們”。小侄子恍然大悟。
“聰明,回答正確,加10分”。我摸了摸他的頭補充道,“獅子雖然高大兇猛,海鳥雖說身體渺小,可它們各有各的優(yōu)勢。鳥要是與獅子比力氣,那肯定不行,可獅子要是與鳥比速度只能甘拜下風,鳥有翅膀會飛翔。”
“叔叔,是不是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我想起來了,獅子好象害怕大象和鄂魚。”機靈的小侄子大聲地對我說。
我不失時機地加以啟發(fā):“其實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也有各自的不足。不能只盯著自己的優(yōu)勢和別人的弱勢比,也不能只拿自己的弱點與別人的優(yōu)點比。”
“叔叔,那你說我有優(yōu)勢嗎?”小侄子饒有興趣地問。我馬上回答:“當然有,不但有,還有許多。你聰明機靈,會彈鋼琴,會踢足球,會寫詩歌,還會做飯。這些別的孩子都不一定會。”小侄子聽后很高興,略帶羞澀地點了點頭。
我繼續(xù)鼓勵:“要做一個自信的孩子!不要因為某一點不如別的孩子就自卑。記住,你有你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