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盆花多么地傷心、悲哀!她失去了美麗的葉子變得枯黃,而這都是因為你。”
以后的日子里,海拉蒂每天堅持給花澆水,小花不久又恢復了以往漂亮的顏色。
種花養(yǎng)草、養(yǎng)小動物,能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增長知識,同時還能增進孩子的責任心。
作為父母,一旦我們決定將某件事情交給孩子負責,就要“監(jiān)督”孩子的行為,而不能采取“不管”或“無所謂”的態(tài)度,這樣只會滋長孩子的不負責任,使孩子缺乏責任心。
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格里沒有等到晚上放學,就哭著回到了家,送他回來的是學校里的一個叔叔。格里的母親薩利特斯問學校里的叔叔,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叔叔說,放學前小朋友們排隊,可格里根本就不好好站,總是竄來竄去的,結(jié)果不知怎么,就和一個同學起了沖突。老師批評了格里幾句,他就開始哇哇地哭個不停,還跟老師嚷嚷:“我沒錯!我沒有打他!”
母親薩利特斯向叔叔道了謝,然后拉著格里進了門。
“怎么回事?”薩利特斯看著兩眼紅紅的格里問道。
“我不小心和馬克撞了一下,結(jié)果馬克就使勁兒地推我,我踢了他一腳,馬克哭了,老師就說我了。”格里臉上掛著兩行淚珠,補充說道:“是他先推我的!”
聽到這里,母親薩利特斯基本上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了,她語氣平和地問格里:“難道你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沒有!不是我的錯!是馬克先推我的!”
“好,現(xiàn)在我問你,如果你好好按照老師的要求排隊,不亂跑,你能不小心撞到別人嗎?你沒有撞到馬克,馬克會推你嗎?”
格里默不作聲了。
“現(xiàn)在你再仔細想想,你一點責任都沒有嗎?,你是男子漢,記住,不要把什么責任都推到別人的身上!遇事仔細想一想,為什么別人會這樣對你,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對的事情。”
最后,薩利特斯對兒子格里說了一句話:“你得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格里用力地點了點頭。
當你的孩子回來向你訴說在外受到的“委屈”時,你會怎么做?是劈頭蓋腦的責備孩子一番,還是氣憤地要帶孩子找那個孩子“算賬”?
薩利特斯夫人的做法,相信會對我們有所啟發(fā)。薩利特斯夫人幫助孩子首先分析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發(fā)生錯誤時,不要一味地抱怨別人。
父母自我提高卡
1、你是否給孩子機會,讓孩子感受自己所承擔的責任?
2、你是否堅持讓孩子履行自己的責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你假裝離開一會兒,讓孩子繼續(xù)他的活動,看孩子能否堅持到底?如果孩子中途放棄,你是否會認真地教育和指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