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的勇氣、毅力,從反面去刺激他,同樣可以達到激起孩子按大人所期待的去做的愿望和熱情來。不過,采用這種方法的條件是孩子要有強烈的進取心。
暗示法就是這么的有趣和有效,我們大人只需要運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和行為施加教育影響,這樣做不僅符合孩子要求自尊、獨立的心理特點,孩子還不易與父母產(chǎn)生對立情緒,具有非強制性、潛在性、易接受性,特別是在公開場合下,比直接教育的效果更好。
但暗示法本身不是獨立的,當孩子良好行為出現(xiàn)時,大人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贊許鼓勵,使得孩子良好的行為得到鞏固和加強。暗示有時僅能解決應該怎么做的問題,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做”還必須說服教育,使孩子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他才能主動積極地去做,所以,在運用暗示時應密切地與鼓勵、說服教育等方法相結合,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