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個性,不僅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當今社會的需要。在獨身子女的比例迅速增長的今天,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則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和將來大有作為。然而,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品質和行為卻不盡如人意。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這一基礎包括品德知識、經驗和智力等多方面,而品德是核心。但是恰恰這一基礎不為幼兒園所重視、不為家長所重視。品德教育成為了一種形式,品德教育被理解成一種管束和強制、一種宣傳和灌輸。當我們看到品德教育走人了誤區(qū),我們確實該反思一下我們的品德教育。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初級階段,其思想就如同一張白紙,既單純又無知,因此引導孩子知道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便成了幼兒教師和家長首要的任務。鑒于這種情況,幼兒品德教育就須采用與其他年齡段截然不同的方法。那么,幼兒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是什么呢?根據(jù)幼兒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既不能運用抽象的政治說教,也不能進行機械灌輸,而應通過各種生動活潑、具體形象、行之有效的活動,讓幼兒在愉悅之中性情得到陶冶,正確的品德觀念得以萌發(fā),良好習慣得以培養(yǎng),從而為日后正確的品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生活與品德教育緊密相連
幼兒教育不應該是學科化的教育,而應該是綜合化的生活教育。正如陶行知所言,過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過高尚的生活受高尚的教育,過卑鄙的生活受卑鄙的教育。而品德教育更應該生活化,F(xiàn)行的教育與幼兒的生活存在著嚴重的脫節(jié),品德教育不能從知識出發(fā),而要從生活出發(fā),讓幼兒在生活中認識到道德法則對生活的重要性,認識到道德就在自己身邊,是為保障自己生活服務的。品德教育的內容來自生活,這不是說要將品德教育消解在生活中,而是以生活為依托,以兒童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品德性問題為切入點,生成品德教育的主題。
二、游戲在幼兒品德教育中的價值
眾所周知,游戲是幼兒最為喜愛的一種形式。游戲首先使孩子感到好奇、愉悅,而這種感覺,用高爾基的話說,就是理解的開始,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在游戲中,幼兒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學習判斷善惡、美丑、好壞、是非等簡單的道德行為規(guī)則,不斷提高道德認知水平。隨著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幼兒必然會產生一些問題。幼兒必須經過自己的思考、分析、判斷、推理,甚或在成人的幫助下,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解決問題或糾紛的過程,就是揭示正確道德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的過程,就是啟迪幼兒道德創(chuàng)造思維,補充新的道德知識,提高道德認知的過程。游戲往往給幼兒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游戲中的幼兒,情緒愉快、態(tài)度積極、興致極高、樂在其中。通過游戲,幼兒感受、體驗成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產生道德情感與道德體驗上的共鳴,產生與道德行為主體一致的情緒情感體驗,產生肯定性、積極性的情緒,進而理解和掌握一定的道德準則。如通過角色游戲、交通安全游戲、規(guī)則游戲等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友愛、分享、互助等積極的社會情感,進而培養(yǎng)幼兒的自尊感、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感等。幼兒的自制力、堅持性、自覺性等意志品質都較差。但是,為了能夠參加自己喜歡的游戲,為了完成游戲任務,幼兒往往樂于抑制自己的愿望,自覺地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表現(xiàn)出極大的耐心和超長的毅力,堅持不懈,調節(jié)和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要與動機,按照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經歷內心沖突,以道德的動機戰(zhàn)勝非道德的動機,把道德行為堅持到底?梢姡螒蚩慑憻捰變旱囊庵,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質。
三、信息資源是幼兒德育的重要途徑
信息環(huán)境是人們獲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