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你可以自己解決。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
鍛煉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逐漸接觸各種類型的人,見識簡單或者復(fù)雜的事情,他自己也可能遇到一些問題,一些麻煩。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把孩子的事都攬過來,應(yīng)該學(xué)會留空間給孩子。
張先生當(dāng)爸爸許多年了。別人提到他上初中的兒子總是贊不絕口。但是他自認為,孩子的成長,自己其實并沒有費太多的心,因為很多的事情都是孩子自己處理了。在兒子很小的時候,他就很少主動替孩子做什么。孩子摔倒了,他只是不慌不忙地說:“自己爬起來!焙⒆油嫱婢咂磮D,怎么也拼不好,他在一邊稍加指點,然后告訴孩子:“爸爸可不幫你,你能拼好的!痹谒J為兒子能夠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從不主動幫忙。有一天,孩子放學(xué)回家對他說:“爸爸,我們老師說要組織一次野炊活動,可是經(jīng)費得自己想辦法,不能向家里要?墒俏业侥睦锶赍X呢?”做父親的說:“自己的問題可要自己解決。爸爸只能提個建議,要靠自己的真本事掙錢!焙髞,兒子就和幾個同學(xué)約好,替報社賣報紙,辛苦了一個周末,也掙了不少錢。孩子也慢慢被調(diào)教出來了,遇事不再找父母,而是先自己想辦法,實在解決不了,才要求父母幫忙。事實也證明,孩子在能力所及的范圍,是可以自己去解決很多問題的。
張先生的教育方式非常值得借鑒。父母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適時放手,培養(yǎng)的是孩子獨立自立的能力。家長應(yīng)該對自己孩子的能力有充分的認識,知道他可以做什么。當(dāng)你意識到孩子完全能夠應(yīng)付他遇到的問題時,就讓他自己去解決問題好了。父母可以充當(dāng)顧問,但是最好“袖手旁觀”。
孩子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要判斷、決定、行動,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需要不斷積累經(jīng)驗,不斷鍛煉。父母也能夠從孩子處理問題的過程中,看出孩子各方面的素質(zhì),也好在今后實施相應(yīng)的教育。對孩子說“這個問題自己解決”,也是在告訴他,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處理,不能依賴他人。而且你做了什么事,都要承擔(dān)相應(yīng)的責(zé)任。讓孩子明白這些,對于他將來的獨立非常重要。
孩子可以解決的事父母不要插手父母們總是以為愛孩子,就等于事事要替孩子去做,不讓他操半點心。不僅將孩子生活打理妥帖,而且孩子一遇到什么問題,就主動替孩子做了。孩子未必就樂意讓父母這樣一手操辦。因為往往父母還沒有了解真相和實情,就自以為是地替孩子做了決定,結(jié)果將事情弄得更糟糕。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他有時遇到的問題是不需要大人的干預(yù)。比如和朋友鬧了點矛盾,比如老師給他布置了課外實踐的任務(wù)。這些問題他自己能夠解決,父母就不要都替他做了。
有些父母缺乏耐性。比如孩子在家里做一件老師要求做的模型,一些細致的活他做起來顯得很笨拙,或者整個地就慢吞吞的。這時家長就看不過眼了,趕緊替孩子幫忙。孩子都不急,你急什么呢?他做他的模型,你做你的事,為什么要操這么多無用的心?孩子實在碰到困難,他會來找你的。再說了,孩子就是孩子,他做事慢一點,笨拙一點,都是很很正常的,不要對他高要求。
還有的母親總覺得孩子太小。所以,有時過于心疼,寧愿自己為孩子都做了。孩子:“媽媽,我衣服上的扣子掉了!眿寢專骸斑@可是你自己的事呀,自己縫上去。”孩子:“我不會呀……”媽媽:“媽媽先教你,然后你自己縫,好嗎?”這樣的媽媽才是聰明的媽媽。盡到了一個母親的責(zé)任,也給了孩子鍛煉自我的機會。
家長在一邊指導(dǎo),教給孩子的只是方法和技巧,具體的實踐,必須讓他自己去做。這樣孩子才能學(xué)到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