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跟媽媽說說話。跟我說說話,談談你的想法。
主動找機會和孩子交流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小集體。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如果不經(jīng)常地溝通和交流,就會漸漸疏遠和隔膜起來,既而產(chǎn)生矛盾。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間。這樣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他是喜歡和父母在一起,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的?墒且坏┖⒆佑辛溯^強的自我意識,個人的世界逐步成型,他就不再事無巨細地跟父母說了。這也就是父母和孩子產(chǎn)生“代溝”的時期。
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最好主動找孩子說話。如果你看到孩子一個人悶悶不樂地坐著看電視,或者一回家就待在自己的房間里,你可以主動跟他說:“要是你有空,跟我說說話吧!被蛘哒f:“一個人待著多沒意思,跟媽媽說說話!比绻⒆幽S了,你就試著找些他感興趣的話題來談,他聊著聊著,也許就眉飛色舞起來。只要話匣子打開了,他很可能就會向你敞開心扉。
其實孩子們也并不希望和父母有隔閡與矛盾。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不了解他們,而他們對父母產(chǎn)生了恐懼感和厭倦感。如果父母能夠主動消除這些感覺,孩子是非常愿意以真心回應的。畢竟,誰不希望和自己的父母和睦快樂相處呢?孩子們內(nèi)心的許多想法,實際是非常愿意告訴父母的。當然,這個前提是父母能夠像一個朋友一樣理解他。他之所以不說,是害怕父母聽了不高興,把他一頓數(shù)落。家長有意識地要求孩子“說說話”,主動一點,給予誘導,就相當于給了孩子一個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讓他的傾訴欲望得到滿足,讓他有機會發(fā)泄心中的不滿,訴說內(nèi)心的苦惱,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很有好處的。
讓孩子能持久感受到你的關(guān)心如果父母從不主動過問孩子,孩子如何能感受到父母的關(guān)心呢?他可能在想:爸爸媽媽對我在想什么不聞不問,他們一點也不關(guān)心我。時不時用輕松平和的語氣邀請孩子跟你說說話,孩子便能常常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guān)心。他知道父母有了解他的欲望和興趣,就不會再和父母保持著距離了。時間久了,哪怕你不再說這樣的話,他也知道,你的心也是向他敞開著的,只要他想說,你都會聽他說。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里,孩子能夠生活得更快樂,成長得更健康。
主動找孩子交談,也是你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孩子的好機會。教育孩子并非一定要正襟危坐,完全可以在輕松活潑的聊天中,把你對孩子的要求、期待,把應該注意的事項,不經(jīng)意地告訴他。當你不再是家長式地教導時,孩子反而更容易認同和接受你的想法與觀點。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孩子和你“說說話”,一定不要強迫他。而是先征求他的意見,如果他實在不愿意說,比如心情實在不好,不想理任何人時,比如有其他要緊的事要做時,你都要表示理解,把機會留到下一次。強迫帶來的只是孩子更大的反感。老爸今天也嘗到了被人冤枉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