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編輯、出版一些供幼兒吸收初級世界知識的優(yōu)秀連環(huán)畫、卡通雜志等讀物。這種幼兒世界知識圖書的普及極為必要。
在幼兒園開收藏展覽
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對其他國家的興趣,和孩子一起收藏不同國家的郵票、明信片、粘紙等他感興趣的小東西。當收集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在幼兒園給孩子開一個收藏展覽,也給其他小朋友認識世界的機會。如果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參與這樣的收藏和展覽,孩子的日常交流就會是“你的日本粘紙”、“我的瑞士明信片”、“他的意大利郵票”等內容,這樣很容易在他們的“小社會”形成世界化的氛圍。
給孩子創(chuàng)造機會結識外國朋友
爸爸媽媽可以帶孩子去有英語角的地方,讓孩子向外語流利的大朋友學習,鼓勵孩子用簡單的外語和外國朋友直接交流。另外積極關注政府舉辦的“青少年海外交流活動”,為孩子爭取參觀訪問其他國家的機會。不要以為孩子小不能適應“出國生活”,據有關方面介紹,國外來中國參觀的“幼兒團”平均年齡僅4.8歲。
在植物園、動物園中認識世界
動物園、植物園是孩子最感興趣的地方。一般動物園、植物園都會注明某種動物或植物產自何地,有哪些特性。爸爸媽媽在對所見植物的自然講解中,讓孩子了解當地的氣候和特產。當孩子看到威猛雄壯的非洲獅子,就順勢向他講非洲的干燥少水特性,當他看到笨拙可愛的企鵝,就告訴他南極的氣候,你甚至可以告訴他,那里有一個愛斯基摩民族。讓孩子在點點滴滴的世界知識積累中,掌握許多不同國家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
和孩子一起上網
Internet是把孩子和世界連接起來的最快速的紐帶。有些爸爸媽媽把網絡當成洪水猛獸,害怕網絡上的信息會污染孩子的生活,但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孩子不可能與網絡隔離,與其阻止,不如疏導。經常就某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和孩子一起上網,查詢相應的信息和知識,把網絡當做認識世界的工具。
文/唐若水舒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