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被病魔折磨得日漸消瘦的爸爸,女兒王亮亮非常難過。7月24日晚,扶爸爸坐起身后,她對記者說:“近兩年來,爸爸一直在我家住著,如果不是親眼目睹的話,真的很難想象如此一位重病纏身的人,不擔心自己的病情反而天天念叨著他的學生,作為女兒我為有這樣一位堅強的父親而感到自豪!”
據了解,王治祥的工資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目前一個月2000多元。這筆錢如果用于日常開銷,對一個家庭足夠了,但對王治祥的治療費來說,則是杯水車薪。
“家里除了幾間土坯房外,再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了!截止目前,家里為了給他治病已負債近10萬元。”盧鎖巧對記者說。
一位普通的鄉(xiāng)村教師,癡愛三尺講臺竟到如此忘我的地步,30年來,除了接來送往了一批又一批學生外,他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的幸福卻少之又少。
王治祥的兒子王少杰今年28歲了,大學畢業(yè)后在西安打工。“自打我記事起,爸爸似乎每天都吃藥,說起這些感覺雖說有些辛酸,但爸爸認真工作的態(tài)度和戰(zhàn)勝病魔的勇氣,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F在我長大成人了,在沒有替家里還清欠賬之前,我不會結婚。”王少杰語氣堅定地對記者說。
王治祥與病魔搏斗、執(zhí)著教學,由于事跡突出,近日,他被縣上評為秦安縣“首屆道德模范”。頒獎現場,由于他正外出就醫(yī)而缺席,但當主持人讀到:“山村的早晨,空氣清新。每天一大早,天剛蒙蒙亮,就有一位身體骨瘦如柴的中年男人,懷揣教科書和作業(yè)本,坐著一輛輪椅在晨曦里緩行,他就是與病魔抗爭,執(zhí)著山村教育的王治祥”時,臺下掌聲雷動,久久不息。
看到李尚平部長一行來看望他,并獲悉自己被評為秦安縣“首屆道德模范”時,王治祥老師非常激動。他說:“作為一名老師,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應該的。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工作,沒想到黨和政府卻給了我這么大的榮譽,真是太讓我感動了。無以為報,我盼望能早點養(yǎng)好病,去學校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棟梁之才。”
現在,所有學生和村民正渴盼王老師,再次戰(zhàn)勝病魔,早日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