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規(guī)律的性生活,年齡在25歲左右的正常夫婦來說,每月大約有1/4的機會懷孕,約有90%想要孩子的夫婦會在1年之內最終懷上孕。另外10%不能懷孕的這些夫婦就被稱之為不育夫婦。
醫(yī)學上不孕癥(sterility)的定義是指育齡夫婦性生活正常,同居,未避孕,2年內從未妊娠。不育癥(infertility)指女方有過妊娠,但實際上未能生育,均以流產、早產、
死胎或死產而結束。結婚后未分居兩地、從未避孕而從未懷孕者稱為原發(fā)不孕;曾有懷孕而后未避孕連續(xù)兩年未懷孕者稱為繼發(fā)不孕。同樣,不育癥也分為原發(fā)不育與繼發(fā)不育。
有關不孕癥的診斷的年限,國內外的婦產科學家尚有不同的意見。以往國內外曾以3年為限。近年來多趨于縮短。國外的多項調查顯示,生育力正常的夫婦不避孕1年內的妊娠率為80~90%,2年的妊娠率為93~95%;北大與國家計劃生育科研所的調查顯示北京地區(qū)婚后1年的妊娠率為94.8%,2年為98.0%。上海紡織系統(tǒng)的材料表明,婚后1年初孕率87.7%,2年
為94.6%。故多將不孕癥的時間定為2年。但近年來,結婚及生育年齡的后延、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使世界范圍內不孕人口增加,為了臨床上早診斷、早治療,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1995年編
寫的《不孕夫婦標準檢查與診斷手冊》中規(guī)定不孕的診斷年限定為1年并逐漸得到了婦產科學界的認同。如果想要孩子而1年還沒有懷孕,應該及時就診。
二、不育的原因
年輕夫婦(女方24歲)正常性生活婚后一個月妊娠的機會僅為25%,半年約50%,一年增至88%,二年為95%。因而將婚后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二年未生育的情況定為不育癥。渴望生育孩子的夫婦,婚后一年即可開始進行檢查,明確不育原因。生育孩子的能力隨年
齡增長而下降。
不育的原因可能在女方,或在男方,或者雙方都有問題。
1.女方排卵障礙或不排卵。常見的原因有多囊卵巢綜合癥,臨床表現為稀發(fā)月經、肥胖及多毛,或其中之二。要經過詳細的化驗及B超來確診。又如高泌乳素血癥,臨床表現為閉經及/或泌乳,也需化驗來證實。也可因過度節(jié)食致體重顯著降低而引起閉經。還有一些人年齡
在35~40歲以下即發(fā)生過早絕經,即卵巢早衰,或由于腫瘤等病因切除雙卵巢均不能排卵。以上情況經檢查確診后應針對情況給藥物治療或采取特殊措施。
2.女方輸卵管不通,功能不良。致成輸卵管不通的原因常有炎癥、結核或子宮內膜異位癥。結核性輸卵管炎致成的阻塞,不能行復通術。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輸卵管可能通暢,但也可由于盆腔內粘連,卵管蠕動能力異常,精卵不能相遇。如果既往做過結扎手術,可行輸卵管復通術,但也要看既往結扎手術的方式。
3.免疫因素。如女方子宮頸粘液或血清存在抗精子抗體,或男方本身存在抗精子抗體。
4.男性因素。男方少精或弱精癥,即男方精子數目少于2000萬/ml,活率<50%,畸形精子>50%者。這類患者需借助孕技術幫助生育。無精或死精癥則無法用自己的精子生育,必
須借助他人精子。但供精者必須經過體檢,無傳染病,無遺傳缺陷,智力發(fā)育正常,精液檢查正常。
5.原因不明不育癥。經檢查無上述各項原因,也可多年不育。
三、男性不育的主要病因
男性不育的病情比較復雜,主要分為由精液異常引起的男性性功能正常性不育和男性性功能障礙性不育。根據精液的病理性狀常將男性不育劃分為少精子癥、弱精子癥、少弱精子
癥、畸精子癥、無精子癥等。隱睪、精索靜脈曲張、感染因素是引起男性不育的重要病因。外生殖器損傷和畸形也可造成不孕,染色體異常、環(huán)境的有害因素、藥物、酒精等都可能影響精子數和性功能,造成不孕。男性性功能障礙性不育包括心理性、血管性、內分泌及藥物因素引起的陽痿、不射精和逆行射精等。
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