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幼兒園宣傳口號五花八門,多元智能、雙語、公辦、民辦……看得年輕父母眼花繚亂。專家提醒,寶寶一次入園不成功可能對幼小的心靈造成陰影,再次入園會更費周折。因此應事先規(guī)劃好寶寶擇園的范圍,包括地理位置、價格承受能力、是否提供早餐、有無校車、可否插班等。
步行走訪測距離
寶寶的年紀小,幼兒園最好還是離家近些,方便接送。現(xiàn)在都提倡“就近入園”,可以是離家近,也可以是離爸媽工作地近。所以,爸媽應該走出家門、辦公室,步行尋訪幼兒園。步行走訪可以精確得知距離,也能考察出沿途的安全與否。
另外可以咨詢一下過來人,可能會得到較中肯的建議。放學時間去幼兒園與前來接寶寶的家長們聊聊天,一定可以得到許多幼兒園的“內(nèi)幕”。例如:帶班老師是否細心、熱情,硬件是否真的安全、舒適,多打聽、多參考“過來人”意見總是好的。
幼兒園師資要辨別
家長在考察時還要了解一下師資情況,但要注意,老師手上資歷證書高,并不能代表她就能帶好寶寶,最重要的是對孩子盡責、有愛心,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環(huán)境下學習。
英才·銀座幼教集團總園園長趙春梅認為,每班師生的比例最好約在3:25,否則教師難以兼顧到每個孩子的個性需要。還可以留意幼兒園的展示區(qū)里的獎杯獎狀,細看獎項名目。幼兒園能獲得許多含金量相當高的獎項,也能代表這家幼兒園是頗受肯定的。
關注寶寶真實感受
對幼兒園內(nèi)環(huán)境的考察,可以多去幾次。家長可以觀察老師對寶寶的態(tài)度,如:老師與寶寶說話時會不會蹲下來,態(tài)度是否一直保持和顏悅色,對寶寶是否有足夠的耐心。老師的愛心與專業(yè)素質直接影響教育質量。
此外,家長著重關心寶寶每天在幼兒園里是否開心,是否喜歡上幼兒園,是否喜歡他的老師和小伙伴?鞓肥且环N心理感受,只有寶寶自己最清楚?纯匆呀(jīng)在園的寶寶是快樂還是沉悶,你就可以大致知道這個小天地是否真的適合你的寶寶。
服務細節(jié)見真章
家長應該暗中觀察阿姨們清洗餐具、玩具時更換消毒水的頻率;中班、大班寶寶們喝水時,是不是每人都熟悉自己的杯子在哪里,衛(wèi)生老師每日做晨檢是否認真負責,開空調時是否注意教室的通風工作等等。這些工作看似不起眼,卻足以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現(xiàn)在的幼兒園宣傳口號五花八門,多元智能、雙語、公辦、民辦……看得年輕父母眼花繚亂。專家提醒,寶寶一次入園不成功可能對幼小的心靈造成陰影,再次入園會更費周折。因此應事先規(guī)劃好寶寶擇園的范圍,包括地理位置、價格承受能力、是否提供早餐、有無校車、可否插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