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上了一兩季的孩子,還是剛剛入園的孩子,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都會哭鬧。
其實家長的工作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這五件事家長千萬不要做,否則會強化孩子對幼兒園的排斥,不利于更快適應幼兒園。
一、拖延入園時間
有的孩子剛入園時,哭鬧比較嚴重,家長看著實在心疼,因而一味推遲孩子入園時間。
家長這樣做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只要堅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兒園,那么當你再次送園的時候,孩子的哭鬧會更加變本加厲。
另外,也不要送送停停,當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來幼兒園會感到更加陌生,特別是對于新入園的孩子來說,堅持送園,對孩子的適應至關重要。
二、跟孩子多待一會兒
許多家長都是抱著這樣的心理來的,他們覺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待一會兒,就一定能夠使孩子愉快的跟家長說再見。
然而,往往事與愿違。家長的多待一會兒,只會讓孩子的適應時間拉長,讓孩子的哭鬧和分離焦慮時間拉長。因為此時,孩子已經意識到家長可能走,分離焦慮已產生,便開始哭鬧。而家長畢竟是要離開,那是孩子還是要獨自去面對,嘗試著去適應。
你可以直接對他說:“媽媽很愛你,你上幼兒園并不是媽媽不要你了,而是因為你長大了,應該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了。”然后離開,不在幼兒園做過度停留。
三、哄騙孩子在外面等他
有些家長在送孩子入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孩子一張嘴要哭,馬上對孩子說:“我不走,我在外面等著你。”
這種說法可能暫時有效,可是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后,他會感覺到非常不安,因為他不知道爸爸或媽媽到底去哪兒了,這讓他沒有安全感。
四、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長送下孩子后,難免會不放心,于是有的家長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適應。
其實,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后,如果家長都很快就離開,孩子的情緒也能很快就穩(wěn)定下來的。但若家長送孩子來園后,還在窗口看很久,好像不放心、舍不得似的,就會令孩子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一旦讓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哭鬧會變本加厲。
五、“有小朋友打你嗎”“老師兇你嗎”
家長對孩子的關切溢于言表,可是我們要知道,這樣的負暗示只會讓孩子更加恐懼幼兒園的生活,不自覺的建立起幼兒園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師兇我之類的聯(lián)想。
這當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家長可以這樣問孩子:“今天你認識哪個小朋友了”“老師表揚你了嗎”,幫助孩子回憶幼兒園一天的美好時光,建立對幼兒園的美好情感。